罗城讯
“参加阳光工程蔬菜班学习后,我的种菜技术有了很大提高,去年种植秋辣椒,纯收入就有2万多元。”8月5日,正在田间管护辣椒的罗城仫佬族自治县黄金镇寺门村农民路代忠对笔者说。据县农业局统计,自“阳光工程”培训工作开展以来,该县共有8000多农民参加培训,熟练掌握了2至3门种养技术,成为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方面的“土专家”。
为提高农民的种养技能,自2004年开始,该县开始实施“阳光工程”培训项目,由县农业局牵头,财政、人事、教育、建设、科技等部门配合,每年培训1000到1200名农村劳动力。
为使“阳光工程”培训项目各项任务落到实处,确保农民群众受益,该县将此项工作纳入各乡镇、各部门年终绩效考核内容,建立了统筹协调、政策激励和目标考核三项机制,确保阳光工程高效协调运行,促进经过培训后农民的劳动技能得到有效提高,在家是种养能手,外出是务工行手。
在日常工作中,该县结合农业产业特点和农民需求,积极调整工作思路,深入乡镇、村屯,采取工学交替、分段学习、强化实践、跟踪服务等多种形式,把培训班办到农民群众家门口,上门培训农民,减少农民不必要的负担。在培训过程中,该县严格执行公示、开班第一节课、台账、季报、检查验收、培训券管理等六项制度,注重培训质量,加强对转移人员的跟踪服务。同时,利用电视、录像、报纸等多种媒体,向农民传播有关农民工权益保护、法律常识、城市生活常识、安全生产等知识。
(施
明)
新闻推荐
连日来,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全力投入“双抢”,农民朋友不顾顶头烈日,抢收早稻、抢耙农田,确保晚稻种植不误农时。据统计,今年全县计划种植晚稻8.6万亩,比去年增...
罗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