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权
晟)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始终把民族文化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推动民族文化教育事业加快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两基”工作通过了自治区验收,普及实验教学在河池市率先达标;实行教育优先发展,免除普通高中学生学费406万元,给予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生活费补助1185万元。在国家和自治区的扶持下,完成了第一、第二期“义教工程”、“基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教育项目工程”和“西部地区农村学校寄宿制建设工程”项目实施计划,认真实施“世行贷款”、“邵逸夫教育基金项目”等教育建设项目工程,极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提高了办学水平;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小学生100%升入初中,并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普通高中学生由原来的2100多人扩大到现在的4100多人,罗城高中成为自治区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连续七年共有8名仫佬族考生考取清华、北大,办学质量全区同级学校前列。
民族文化、体育事业硕果累累,荣获全区文化先进县称号。截至目前,全县11个乡镇全部建有标准文化站,共有近70支专业文艺表演团体、乡村业余文艺队伍和城区业余文艺队;本土作家、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美术、摄影、书法等协会的会员达100多人,培养民间文化人才400多人;挖掘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015个,仫佬族古歌、刺绣技艺、舞草龙被列入自治区级“非遗”保护名录,仫佬族“依饭节”获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先后挖掘、整理出竹连球、打草球、夺龙珠等十多个富有民族特色的仫佬族传统体育项目并在全国、全区民运会上获得一、二等奖,荣获全国体育先进县称号。
新闻推荐
本报讯
天堂牧场位于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西北部的兼爱乡境内崇山峻岭之间,距县城大约70公里。这里原本如同一幅挂在天边美丽的画卷,近日却屡遭游客破坏...
罗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