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权晟)1983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是仫佬族的发源地和主要聚居地。全县的7镇4乡共141个村民委(社区)居住着仫佬、壮、汉、苗、瑶、侗等12个民族,总人口38万,其中仫佬族人口12.55万,占全县总人口的33%,占全国仫佬族人口的80%,是全国唯一的仫佬族自治县,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
长期以来,罗城县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各民族齐心协力、合力攻坚,和睦相处,亲如一家,不断巩固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自治县成立20
多年来,各族人民和睦共处,各民族之间结成了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血肉关系,从没发生过民族纠纷,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典型不断涌现。
居住着壮、汉、仫佬、苗、瑶、侗等6
个民族的龙岸镇龙凤村金鸡屯,有林、彭、周、郑、邓、金等14个姓氏,共75
户人家351
人,母语有桂柳话、福建话、土拐话、五色话、壮话、仫佬话、苗话、瑶话、侗话。当地70%的成年村民外出打工补贴家用,留守在家的村民靠种田、养蚕为主,不管哪个民族,都能彼此相互尊重,互帮互助,和睦共处。彭义能是金鸡屯的仫佬族村民,2010年他在外打工时意外摔伤,村民知道后,自发地包车到几十公里外的医院去探望,并留下人手照看,当年“双抢”时节,村民们又自发为他家收割早稻,抢插晚稻。当地各民族和睦相处“一家亲”在罗城传为美谈,成为罗城县各民族团结协作、和谐发展的典范。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记者
权晟)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的干部队伍中,有仫佬、壮、汉、瑶、侗、苗、毛南、回、满族、水族、朝鲜等11个民族,罗城四家班子领导...
罗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