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城讯
过去,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经常听到、看到不是这个村发生群体性事件,就是那个村因为林地、水利等矛盾纠纷问题引发的械斗,以至经常把县里的干部及时分派下去开展思想动员,引导群众,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如今的仫佬山乡通过创新机制、上下联动、奖罚分明等有效举措,使该县从“动乱边沿”走向文明和谐新家园。2000年以来,全县1600多个村庄没有发生过群体性械斗事件,先后被国家、自治区、市委和市人民政府分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奖”先进县、“平安建设先进县”和“民族团结模范进步奖”等荣誉称号。
针对罗城县信访维稳工作难度大、面广、复杂事多的实际,该县相继出台了《自治县及时处置信访涉稳群体性突发事件工作联动机制》、《自治县信访维稳“一岗双责”责任追究办法》、《自治县关于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体系实施意见》、《自治县村级信访维稳工作机制》、《自治县信访维稳工作督查通报制度》等一系列信访维稳工作新机制。建立健全了由县委书记黄平权、县长银邦克为一把手负总责的指挥长,由县政法委牵头,综治办、调处办、信访办等相关部门组成的工作协调组,不定期开展服务上门调处工作,把邻里矛盾纠纷及时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县人民法院针对历史遗留下来的积案、要案,采取各个击破的办法,成功化解了所有积案,为地方经济发展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县公安局针对农村矛盾纠纷多、群体性事件频发的实际,采取“走、闻、问、切、固”的办法,把警力压向基层,被变动为主动,走进百姓家问计于民,有效化解农村社会治安引发的矛盾问题。县人民检察院通过“检务服务中心”,让人民群众有冤能申,有苦能诉,促进邻里和谐。
按照“调处小纠纷,解决小诉求,整改小隐患,大事不出镇,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将农村的矛盾纠纷和问题及时化解在基层”的工作思路,该县将工作阵地前移到村(社区)、屯、农户,广泛开展“大排查、大接访、大调解、大防控”活动,建立健全县乡村屯四级信访维稳服务网络,在各村配备信息员、接访员、调解员和为民服务办事员,形成上下联动,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使全县的信访案件、社会治安案件、刑事案件逐年下降,各种案件调解成功率达97%。
为建立和谐家园,该县每年拿出120多万元作为村(社区)干部信访维稳工作的奖励经费。把信访维稳工作与村级干部的责、权、利结合起来,实行捆绑式管理,奖罚分明,将全县141个行政村(社区)划分为一、二、三类村(按人口多少进行划分),一类村村支书、主任每月每人从财政补贴经费中拿出150元,副支书、副主任拿出120元,作为风险抵押金。对考评验收达标的村干部,县财政除退回风险抵押金外,还给予每人每月奖励300元。通过建立机制,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使村干部的工资福利提高了1000元,有效促进了各项事业的顺利开展,构建出一片和谐文明的新天地。
(特约记者
吴耀荣)
新闻推荐
关于第十四批自治区文明单位、文明村镇、军(警)民共建精神文明先进单位拟推荐名单的公示
自治区文明委决定今年评选表彰第十四批自治区文明单位、文明村镇、军(警)民共建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经各县(市、区)文明委评选推荐,市文明办组织审核、检查,并...
罗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