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权晟
通讯员
韦如代
吴桐)建设29个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编排大型新编历史戏仫佬剧《罗城轶事》;开展古村落古民居保护工程,完成小长安崖宜屯新农村以及四把双寨非遗传习基地建设;加快建设仫佬族博物馆迁建、仫佬族非遗传习中心、罗城体育中心、仫佬族生态博物馆建设……今年以来,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以30周年县庆为契机,大力推进一批文体项目建设,实现罗城文体项目建设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建设,下“硬功夫”提升文化“软实力”,在全县掀起大规模的文体项目建设热潮。
县文化部门以打造“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为契机,大力推动民间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丰富活跃基层群众文化生活:利用民族文化传统节日,各乡镇、各单位精心组织策划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县专业文艺队和群众业余文艺队先后举办各类演出160多场;开展墨香罗城书画展、仫佬族刺绣作品比赛和刺绣技艺展示活动等;举办第三届农村文艺会演、万村农民男子篮球赛、山歌赛和斗鸟比赛等系列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突出民族特色,干部群众广泛参与,活跃城乡节日气氛,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庆祝活动。
着力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工作,在专家指导下探索出文化站管理“十有”工作措施,率先在全国创新实行“县文体局—乡镇文化站(总—分站)”弹性管理模式,科学规范乡镇文化站人员、资金、业务、资产的管理,得到自治区文化厅领导及各级专家认可,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文化报、广西日报等媒体先后对罗城乡镇文化站管理新模式进行跟踪报道。截至目前,全县各乡镇文化站均已实现免费开放和电子阅览室提供免费查阅服务;建设完成40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56个村屯文化活动室、149个“农家书屋”,
文化共享工程设备覆盖全县125个村和各乡镇。
“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这为罗城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该县领导表示,罗城年内要全力冲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确保年底通过文化部、财政部验收,同时实施“十大文化工程”,做好第十五届广西八桂群星奖各项工作,抓好文化产品创作生产、文化遗产保护,整理全县非遗项目,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性和文化自信心,掀起全县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罗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把十八大精神落到实处。
新闻推荐
我的第一次采访记 金城江区第四小学 韦雨君 小记者证证号 J4014
11月24日上午8点左右,我们学校的小记者们到河池市新文体中心集合,采访关于河池市撤地设市10周年经贸活动的情况。据了解,在河池市...
罗城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罗城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