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城讯
“条条道路通农家,路面平坦又硬化。拉进运出都省力,科学发展魅力大。感谢政府来重视,丢了扁担车子化。”近日,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四把镇圩亭传唱的山歌,唱出了修通农村公路后给仫佬山乡带来的巨变。
罗城是国定贫困县之一,全县有141个行政村1600多个自然屯,目前过境公路仅有罗宜二级公路和罗融二级公路,乡镇一级的四把、龙岸、黄金公路由于年久失修,路面已破烂不堪,严重制约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实现加快发展、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该县将路网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各级党委、政府执政为民,改善民生,服务民生的致富路和放心路来抓。在资金困难情况下,该县抢抓发展机遇,对路网建设进行全面科学规划,统筹安排,组织相关部门到上级相关部门汇报、请示和联系,争取理解和支持。去年以来,相继得到了铁道部、交通厅、南宁铁路局等部门的批复,同意兴建罗城至柳城六塘二级公路和恢复建设罗城港(牛毕)火车站。消息一出,令仫佬山乡人民精神振奋,因为这两个重大项目的建设,国家和地方将投资近3亿元,工程竣工后,将彻底解决制约罗城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为拓宽河池东进东出通道,向先进地区靠拢,主动接受柳州发达经济的辐射和先进文化的引领,推进“柳来河”(柳州、来宾、河池)一体化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农村公路是广袤乡村的发展路,也是缩小城乡差别、实现统筹发展的民心路。”罗城县委书记黄平权如是说。
在实行“村村通”道路建设安排上,该县根据群众积极性高低、投入大小、路途长短,给予合理安排,分步实施。同时,积极整合发改、扶贫、交通、一事一议、少数民族县等项目资金,加大对各村屯的道路硬化,实行全覆盖,力争做到一步到位,避免重复建设,让群众得到实惠。下里的里乐、里江两个行政村,昔日通往村屯的道路凹凸不平,一遇雨天,人车难以通行,许多商贩不愿前往收购农副产品,给群众致富增收带来很大影响。今年6月,这两个村实行道路全硬化后,每天过往车辆不断,彻底解决了制约山区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有效带动了特色产业的快速发展。目前,下里群众累计发展毛葡萄、核桃、烤烟等特色产业种植达8000多亩,成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一面旗帜。
“过去是政府要求修路,现在是农民主动找到交通部门要求修路。”县交通运输局局长罗日政深有感触。
今年以来,该县共硬化村级路、屯级路60多条,其中许多进村进屯道路都是宽敞、平整的水泥路,车子可以直接开到家门口。如今的仫佬山乡群众,正在致富路上阔步走向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
(特约记者
吴耀荣)
新闻推荐
罗城讯
11月22日,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公安局局长覃志广的手机收到一条信息:“谢谢你们的热心帮助!相信在公安局领导的带领下,罗城治安会更稳定,人民生活会...
罗城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罗城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