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新闻 宜州新闻 南丹新闻 天峨新闻 凤山新闻 东兰新闻 巴马新闻 都安新闻 大化新闻 罗城新闻 环江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河池市 > 罗城新闻 > 正文

科学发展创佳绩 仫佬山乡展新姿——河池撤地设市10周年罗城经济社会发展回眸 ■ 韦如代 / 文

来源:河池日报 2012-12-18 13:43   https://www.yybnet.net/

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声琨到罗城调研党政领导廉洁履职社会监督工作。吴耀荣 摄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黄世勇,市长何辛幸到罗城检查指导工作。 吴耀荣 摄

县委书记黄平权到天龙泉酒业公司调研。

吴耀荣 摄

县长银邦克到矿山企业调研。

韦如代 摄

强力推进项目建设,以项目建设拉动经济增长。图为罗城港(牛毕)火车站开工现场。 韦如代 摄

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统筹城乡发展。图为县城新貌。 梁方平 摄

重视发展民族教育,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图为罗城高中教学楼。 梁方平 摄

高度关注民生,加大民生工程建设力度。图为新建成的县人民医院外科综合楼。韦如代 摄

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图为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之一的崖宜屯。 韦如代 摄

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图为工人在天龙泉酒业有限公司上班。 韦如代 摄

依托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图为仫佬族姑娘在采收毛葡萄。韦如代 摄

 

河池撤地设市以来,在河池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党委、政府团结和带领勤劳智慧的仫佬山乡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攻坚克难,奋发有为,开启了罗城赶超发展的新时代,谱写了与时俱进的新篇章,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新业绩……

 创新发展思路

 助推科学发展

十年来,全县各级领导干部勇于打破思想上的禁锢、观念上的束缚,不断创新发展思路,创业激情竞相迸发。尤其是新一届党委,在原有工作思路的基础上,立足全县实际,经过广泛调研,多方征求意见,集思广益,提出了“1661”工作思路:坚持以加快罗城科学发展为主题;提升工业化水平,提升城镇化水平,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提升基础设施保障水平,提升优势资源科学利用水平,提升社会管理创新水平;打造仫佬族文化品牌,打造于成龙廉政文化品牌,打造特色生态旅游品牌,打造民族教育品牌,打造优质天然山泉水品牌,打造优质特色酒业品牌;实现创建全国模范民族自治县目标。这一工作思路很好地反映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和广大群众的愿望,起到了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的作用,使全县上下形成了谋发展、促发展、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有力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据统计,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由2002年的9.48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37.22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由2002年的2652元提高到2011年的12441元,财政总收入由2002年的0.68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2.37亿元。2006年、2008年罗城被评为“广西县域经济发展进步县”,2010年被评为“广西科学发展进步县”。

 产业协调发展

 经济结构优化

十年来,全县上下坚持提升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全力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步伐,三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三大产业结构由2002年的37.9:28.9:33.2调整为2011年的35.1:34.9:29.0。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深入推进“工业强县”战略,抓好技改项目建设,狠抓节能降耗,倒逼转型升级,做大做强做优“金、木、水、火、土”五大优势产业,推进企业增量提质持续发展,加快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工业主导地位更加突显,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由2002年的2.47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20.3亿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比重由2002年的37.6%提高到2011年的79.4%。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做强做大“一根甘蔗、一株毛葡萄、三张叶子(桑叶、烟叶、茶叶)”等特色效益农业,农业基础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由2002年的5.63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21.82亿元。商贸、旅游、劳务输出、交通运输等服务业继续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第三产业产值由2002年的3.06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10.78亿元。

 推进项目建设

 拉动经济增长

2002年以来,全县共实施项目725个,投资总量达109亿元,引进和开工项目个数、投资规模均创历史新高。先后建成了罗城至融水二级公路、四把至环江油路、县城二环路、城区污水处理工程、垃圾填埋工程、卡马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县城区引供水工程、罗城高中综合教学楼、罗城体育馆、县医院外科综合大楼、医技楼、门诊楼等,建成了天河至宝坛三级油路、乔善至纳翁四级水泥路等72条县级和农村公路,公路交通实现量和质的历史跨越,实现了乡乡通油路的目标。在今年的“学用政策抓落实、强化执行促跨越”活动中,该县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认真梳理国家相关政策,加强与上级部门对接,积极争取政策、资金和项目扶持。今年前10月,该县共争取到上级扶持项目466项,投资规模218443.95万元,比2011年争取到的项目238个、资金79278.47万元分别增加95.8%和175.5%,争取资金总额排广西第四;同时,争取上级转移支付资金比去年同期净增5396万元,争取到的转移支付资金总量与增量排广西第一。国家扶持人口较少民族(仫佬族)发展项目、“十百千”产业化扶贫项目、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项目、西部地区农民创业促进工程试点项目、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农村饮水安全项目、通村水泥路建设项目、罗城至柳城六塘二级公路、罗城港(牛毕)火车站建设等一大批项目先后开工建设,并有部分已竣工投入使用,造福仫佬山乡百姓,拉动了全县经济持续增长。

 统筹城乡发展

 面貌日新月异

十年来,全县上下围绕城镇建设总体思路,大力推进城乡建设,统筹城乡发展。早在2004年自治县成立20周年之际,该县就按照“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高强度投入,高水平经营”的“五高”要求,累计投资3.39亿元,实施了29个重大城建项目,对县城城区进行大规模、高品位的翻新改造,使城区面貌焕然一新,成为广西的一张靓丽“名片”和河池市小城镇建设的排头兵。近年来,又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城区二环路、西门河防洪整治及人行道石材铺设工程、沿江路民族风情街、商贸广场、百花园小区、老年人活动中心、凤凰山休闲广场、民族剧院、体育馆等城建项目,不断拓展城镇规模,完善城区功能。县财政还投入3000多万元,吸引社会资金近3亿元投入四把镇、龙岸镇等10个乡镇小城镇建设,实现了全县所有乡镇集镇的道路硬化、亮化、绿化,城镇面貌焕然一新。县城区、城镇面积逐年增加。新一届党委、政府又提出了“拓展县城规模,塑造特色城镇,推动城乡一体,建设民族生态文化旅游名城”的城建思路,以迎接县庆30周年为契机,认真谋划城镇建设项目,统筹推进重点镇和新农村建设。重点抓好仫佬族凤凰古城、民族大道、凤凰大道、凤凰水街、仫佬族天河宫、于成龙公园、非遗传承保护中心等项目建设,切实提高城镇品位和扩大城镇规模。小长安镇崖宜屯、东门镇上凤立屯、四把镇梅洞屯、怀群镇元蒙屯等新农村在今年相继开村,“三线一圈”风貌改造工程扎实推进。

 保障改善民生

 提高幸福指数

十年来,罗城县党委、政府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始终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科学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大经费投入力度,认真实施教育惠民工程、医疗惠民工程、社会保障惠民工程、计生惠民工程、农村电网改造工程、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文化惠民工程、农村危房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项目、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程、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贫困革命老区整村推进项目、大石山区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大会战等,大批民生项目相继竣工,惠泽城乡百姓。“两基”工作通过国家评估验收,义务教育毛入学率达100%。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2.5万名学生从中获益。城乡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6.85万人参加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五大社会保险,1.58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2.02万人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28.32万人参加新型农村医疗保险,参合率96.92%;13.22万人参加新型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88.39%;4610人参加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94.14%,基础养老金发放率100%。5万多人享受城镇居民、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计生工作再上新台阶,2011年荣获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称号。

 创新社会管理

 促进社会和谐

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全县深入开展“大排查、大接访、大调解、大防控”工作,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力度,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开展调处农村“三大纠纷”大会战,从源头上、根本上、基础上解决了一批影响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严格执行领导干部维稳“一岗双责”责任制,积极协调解决原罗城矿务局遗留问题,并做好接收有关社会职能准备工作,有效杜绝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和非正常上访事件以及信访涉稳事件的发生,全县大局保持稳定。推进“打黑除恶”工作,严厉打击盗窃、抢劫、抢夺等多发性侵财行为和黑恶势力犯罪,有力打击了各类违法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为推动全县科学发展创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近年来,县公安局荣获“全国优秀公安局”和“全国执法示范单位”称号,公安局党委被自治区党委评为“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县人民检察院被最高人民检察院授予首批“全国检察文化建设示范院”称号,获自治区人民检察院授予“全区检察机关基层建设示范院”荣誉称号,成为首批全区基层建设示范院,反渎职侵权局被自治区检察院授予全区检察机关“优秀反渎职侵权局”称号;县人民法院荣获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授予“公正廉洁先进法院”称号和“全区法院阳光司法示范单位”称号。

目前,全县上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河池市委三届四次全会精神,按照“十二五”规划纲要和未来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按照“思路不变,方法创新,措施强化,凝聚力量,提速发展”的总基调,深入实施县委“1661”工作思路,紧紧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新一轮扶贫攻坚工程、国家扶持人口较少民族(仫佬族)“十二五”规划和30周年县庆的契机,强力推进“五大工程”建设,进一步解放思想、凝心聚力,以加快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全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众志成城,开拓进取,奋力拼搏,凝心聚力建设幸福仫佬山乡。

新闻推荐

一批先进企业荣获表彰

罗城讯 12月29日,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表彰了一批先进企业,为全县企业树立榜样。为了大力实施“工业富县”战略,推进工业化进程,...

罗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科学发展创佳绩 仫佬山乡展新姿——河池撤地设市10周年罗城经济社会发展回眸 ■ 韦如代 / 文)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