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见习记者
林郁婷
通讯员
庞
静
蒙增师)“去年我家种了60亩(高淀粉)红薯,收获210吨,公司保价收购600元/吨,政府还为我们发放部分种苗和专用肥补助,除去成本,净赚近9万元!”日前,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天河镇维新村大桥屯65岁的村民玉珍淋喜滋滋地告诉记者,他家里新近添置了一辆12万元的小车,还准备把自家的两栋二层楼房翻新。
据悉,高淀粉红薯与普通红薯相比,淀粉含量高,可用于食品、工业、医药、生物柴油等加工,因产品用途广、原料价格低廉,近几年市场前景看好。河池市的气候、土壤等自然环境适宜高淀粉红薯种植,2012年,高淀粉红薯被确定为河池市大力发展的八大扶贫产业之一。去年,全市高淀粉薯类推广种植5.26万亩,完成计划任务5万亩的105.22%,预计总产量10.52万吨,达到预期产量。
1月23日,记者来到位于罗城县天河镇的罗城中科嘉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只见厂房内堆放着小山似的高淀粉红薯。该公司副总经理曾仕强介绍,这些红薯将被用于生产薯类淀粉和食用酒精,产生的废渣将被环保处理成饲料、有机肥料、沼气等产品。“公司与农户签订收购合同,保价收购红薯并提供种苗,目前已向农民收购了2万多吨本地高淀粉红薯。”曾仕强表示,该公司大力发展红薯循环经济产业项目,有关项目投入运行需红薯原料30万吨/年以上,有着巨大的市场消化能力。
据了解,2012年是河池市大力发展高淀粉红薯的第一年。年初,河池市与广维集团公司在宜州市怀远镇合作建立了100亩高淀粉薯类高产攻关试验示范基地,筛选出适合河池市推广的桂粉2号等7个高淀粉薯类品种。
同时,各县(市、区)积极建立高产示范片,进行宣传发动,加强科技培训,发动指导群众选择种植淀粉含量高、产量高的红薯品种,带动高淀粉红薯产业发展。据统计,2012年,全市共建立高产示范片20个,示范面积6813亩,总产量超1.36万吨;共开展高淀粉红薯产业技术培训133期次,培训农民2.65万人次,发放资料4.8万份。
据相关技术人员分析,由于河池市种植高淀粉红薯起步较晚,经费投入不足,且经验欠缺,未形成一套高产栽培技术,加上红薯加工企业少,影响了种薯农户积极性,这些都成为制约河池市高淀粉红薯产业发展的瓶颈。
据了解,由于河池市红薯加工企业较少,对红薯的开发利用以制成饲料为主,少部分小作坊生产粉丝,工厂化开发淀粉、酒精的企业不多,而且落后的生产加工技术不仅产出少、浪费资源,还会造成环境污染。
“如果有公司定点收购,农民种薯的积极性会相对高些。目前,除罗城县有相关企业与农民订立合同收购外,其他县(市、区)的农户一般都是自己联系红薯加工厂出售,农户种植高淀粉红薯的积极性有待提高。”市农业技术推广站负责人说。
据悉,为破解制约薯类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下一步,河池市将探索“公司(企业)+农技体系+基地+农户(协会)”的现代产业化经营路子,以此推动产业向深度开发,提高薯类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2013年,全市将力争实现高淀粉薯类种植面积20万亩,建立高产示范基地20个。
新闻推荐
罗城讯
1月31日,据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地方税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1月份完成地方税收收入1390万元,同比增收691万元,增长99%,实现首月开门红。
&...
罗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