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城讯
“去年,我种8亩春烤烟,纯收入两万多元,全靠村支书经常指导,要不然不会获得成功。今年,我要扩大到15亩,力争收入翻一番。”1月21日,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四把镇里胜村下古帮屯烟农吴宝诚在谈到发展烤烟生产时,满怀信心地说。和吴宝诚一样,上、下古帮屯的吴希标、吴兰底、吴安虎、吴希仁等15户农民,这几年在村党建联合体的带动下,大力发展烤烟生产,逐步走上了致富路,成为当地有名种烟大户。这是该县深入开展“党建联合体”,带动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该县党委把党建创新工作作为推动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社会维稳的一大抓手来落实,党建工作亮点纷呈,一个做给一个看,一个更比一个好,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树立了良好的党建品牌,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助推器。目前,全县11个乡镇51个行政村建立了党总支部,352个自然屯建立了党支部,实现了党组织全覆盖。
“一个党员一盏灯,一支队伍就是一面旗。我们创办党建联合体,其目的就是让群众看有平台,学有榜样。”县委书记黄平权说。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罗城县结合实际,充分发挥党员在农村的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党建示范带动作用,助推产业大发展。四把镇里胜村的耕地比较少,土层浅,农民不知如何调整产业结构,一般的水田只种植一造水稻。经过烟草部门的专家深入调研,认为该地适合发展“烟稻轮作”生产,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农民收。开始,群众不愿意种植烤烟,认为一没经验,二没劳力,担心烘烤出的烟叶得不到好价钱。当地农村党员吴芳芳、吴希勇、姚荣顶亲自动手,示范种植,亩产值达到3000多元。群众看在心理,喜在心头,认为种烟比种水稻、玉米收入高,也纷纷加入到发展烤烟生产的行列。在不到两年时间里,就发展到200多亩。目前,里胜村已扩种到500多亩,成为远近闻名的“烤烟村”。据农业部门统计,2011年以来,该县已建成“党建联合体”烤烟、毛葡萄、糖蔗、红薯、木薯、桑蚕、蔬菜等特色产业品牌30多万亩,逐步形成“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
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该县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主导作用,积极带领农民群众建设美好新家园。小长安镇罗东村崖宜屯环境优美,风光旖旎,村前河水长流,村后绿满山头,四季花香,是旅游的乐土。县委书记经过调研后,决定把崖宜屯新农村建设打造成为“党建促旅游发展”的示范品牌,以此推进山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全屯200多座民房进行改造扩建,要求每一位党员联系一名农户,主动帮助落实资金,落实工程施工,落实协调服务工作,全屯用不到一年时间,就全面建成了漂亮的新村。目前,该屯的旅游产业日益红火,年接待游客达2万人次。另外,还建成了四把镇的梅洞、怀群镇的元蒙、东门镇的上凤立等3个新农村党建示范点。
此外,该县还以争创“全国模范民族自治县”为契机,开辟党建维稳服务工作。要求农村党员干部要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成立了法律援助服务队、社会治安防范服务队,及时化解人民群众内部矛盾纠纷,做到小事不出屯,中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各种刑事、治安案件明显下降。
通过抓好“党建联合体”规范化建设,密切了党群关系,增强了党员的先进性,达到了“组织搭台、经济唱戏、群众合作”的目的。
(特约记者
吴耀荣)
新闻推荐
罗城讯
春节将至,每家每户都忙碌着置办年货,而在外地工作生活的“有车一族”也抓紧时间往家里赶,与亲人团聚。不法分子从中看到了“商机”,通过短信群...
罗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