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新闻 宜州新闻 南丹新闻 天峨新闻 凤山新闻 东兰新闻 巴马新闻 都安新闻 大化新闻 罗城新闻 环江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河池市 > 罗城新闻 > 正文

医患纠纷频发,患者对医院和卫生行政部门缺乏信任,市人大代表提议—— 医患纠纷“人民调解机制”亟须引入河池见习记者 谭福恩 实习生 黄国伟 通讯员 梁雄健

来源:河池日报 2013-04-18 22:04   https://www.yybnet.net/

 

2008年9月2日凌晨,家住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的潘映菊感到身体不适,到河池市某医院急诊科输液10多分钟后就抽搐昏迷,成了人们常说的“植物人”。此后,一场围绕“是不是医疗事故?”“是谁的责任?”的医患纠纷在潘映菊一家与医院之间从未间断。

近年来,随着河池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医疗服务需求与医疗服务能力、医疗保障水平的矛盾日益突出,类似医患纠纷呈频发态势。

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全市发生医疗纠纷103起,2010年96起、2011年113起、2012年56起;这其中,因处置不当酿发为“医闹”的事件为2009年11起、2010年16起、2011年16起、2012年42起。

面对医患纠纷,患者往往选择“私了”以及“官了”,或者“官司了”,但由于医疗工作的专业性和信息的不对称性、医院与上级卫生行政机构之间的纽带关系,以及患者诉诸司法渠道时所面临的取证难、鉴定机构的公正性存疑、医疗事故赔偿标准较低等一系列原因,患者不管选择何种方式处置纠纷,始终都处于医患关系和利益博弈格局中的弱势地位。

“医疗行为具有较强专业性,由于没有专门的协调机构和赔付机制,一旦形成纠纷,患者往往维权无门。如纠纷得不到及时疏导和化解,往往就会发展为医闹事件,致使医患矛盾不断加剧。”欧艳勉,河池市第三届人大代表,是市三医院的一名医生,由于长期处于医疗卫生一线,对于频繁发生的医患纠纷深有体会。

据统计,2009年至2011年,全市发生的医疗纠纷中,最终发展为“医闹”事件的比例相对持平,但2012年出现逆转,虽然医疗纠纷起数大幅下降,但其中75%发展为“医闹”事件。

 

人民调解机制成为化解医患纠纷新途径

“医院与卫生行政部门就像父子关系一样,怎么让人相信?”多年来,为了讨说法,潘映菊一家先后请多家医疗鉴定中心进行鉴定,并寻求政府部门的帮助。但潘映菊一家认为,医院与卫生行政机构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处理结果难以令人信服。

“建立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工作机制,把纠纷处理调解工作从医疗机构院内转移出来,步入法制化轨道,是化解矛盾的有效途径。”2012年2月29日至3月1日,在河池市三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欧艳勉提出成立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机构(既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简称医调委)的建议。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1年底,我国已成立医疗纠纷人民调解专门组织1358家,仅2011年1到10月,全国医疗纠纷人民调解专门组织共调处医疗纠纷14976起,其中调处成功12218起,调处成功率81.6%,调解满意率达95%以上,成为化解医患纠纷的重要新途径。

“医患纠纷人民调解机构不隶属于任何行政机构,是独立于医患双方的第三方调解机构。”欧艳勉建议,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机构由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政法部门牵头协调,卫生、司法部门业务指导,公检法整体联动的医患纠纷调处机制,成立市级医患纠纷调处中心,对医患矛盾双方实行咨询、受理以及调解“三免费”服务,与任何一方无利益瓜葛。

“我们也曾请多家医疗鉴定中心进行鉴定,但是鉴定机构的鉴定结果无法令人信服。”据潘映菊的弟弟向记者反映,为了给姐姐讨一个说法,他先后请河池医学会、广西医学会、广西公众司法鉴定中心等进行鉴定。但他认为,鉴定结果的公正性令人质疑。

“医疗事件责任认定是患者最不放心的环节。”欧艳勉说,针对这一问题,医患调处中心可广泛吸纳法医、律师、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新闻媒体加入鉴定专家库,推行“阳光鉴定”。

“为了医治照料姐姐,家中先后花去了30多万元。”潘映菊的弟弟表示,自姐姐出事后,也曾与医院协商赔偿,希望能够用赔偿金来照料姐姐,但是协商不成,只能动用家中的积蓄,如今,家中已是不堪重负。

欧艳勉表示,在医患纠纷人民调解机构的具体操作中,医患调处中心、医院、保险公司可以实现三方无缝对接,实行保险理赔预付制度,一旦发生纠纷,患者可从中心先支走部分费用,最终赔付则由保险公司通过调处中心向患方支付。“成立这样的机构,双方不用再为互相不信任而增添无用的担忧。”

 

河池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机制建设仍处于探索阶段

据媒体报道,广西自2010年就开始启动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工作,截至去年10月份,全区市、县(区)成立医患纠纷人民调解组织49家,其中南宁市玉林市、钦州市、来宾市分别成立了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其余45家医患纠纷人民调解组织成立在县(区)和乡镇。

“成立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对于解决医患纠纷,维护患者利益,保证医院的医疗秩序,维护社会的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市卫生局副局长蓝如料介绍,在医患纠纷中引入人民调解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工作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的功能,对于患者增进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和理解,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对于增强医护人员的安全感,保持医院的正常运转;对于减少医疗机构管理人员的压力,更专注于医院的建设和发展,推动全市整体医疗技术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目前,河池市正在逐步完善医疗纠纷中涉及的调解受理、告知、调查、理赔、结案反馈等制度,建立健全医疗机构的参保机制和框架,全市的医调工作仍处于探索阶段。“不仅是河池,在全区大部分地市也都还处于探索阶段。”市司法局局长李松涛强调说。

记者了解到,河池市医调工作的牵头单位原为市卫生局,由于卫生局与医院之间的纽带关系,无法体现出调解委员会的公信力,最后又改由市司法局牵头担任。此外,为了尽快推动河池市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工作建设,市司法局目前已积极与市卫生局沟通协调,组织召开了河池市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推选出医调委主任、副主任和委员,聘请了人民调解员,组建了医患纠纷人民调解专家库。由于此项工作刚刚开展,群众知晓率并不高,大部分群众在发生医患纠纷时仍倾向找医院、卫生行政部门解决,或是走诉讼渠道。

“我们将进一步加大部门间协商联动,全面构建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医调委在医患纠纷调解中的作用。”李松涛表示。

新闻推荐

农网改造保供电

 

4月16日,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乔善乡板团村拉欢屯田间,电力工作人员在进行农网供电设施改造。进入春耕春种时节,该县供电公司组织工作人员深入农村对农网线...

罗城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罗城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评选“检察之星”2013-04-22 13:22
猜你喜欢:
评论:(医患纠纷频发,患者对医院和卫生行政部门缺乏信任,市人大代表提议—— 医患纠纷“人民调解机制”亟须引入河池见习记者 谭福恩 实习生 黄国伟 通讯员 梁雄健)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