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天河镇金城村拉城屯与在豆屯隔河相望,雨季时期,拉城屯村民乘竹排出行须经过在豆屯。然而,两屯因为河边挖沙引发利益纠纷。拉城屯村民反映,与在豆屯签协议的挖沙队破坏了他们屯的农田水坝和码头。在豆屯村民认为与拉城屯签协议的挖沙队,在河中间堆放沙堆,河水一涨会冲垮两岸和田地。该县水利部门称,已责令应负责任的挖沙老板,将水坝、码头恢复原状,在汛期到来前,疏通水道,确保行洪安全。
村民称挖沙影响水坝
日前,在拉城屯,记者见到了村民口中的“拉亚坝”——河中间一片沙石滩。沙石滩旁边,一辆钩机正在挖沙。
记者了解到,这条石头砌的漫水坝,从建村以来属于拉城屯,建坝目的是为了方便水车抽水,灌溉岸边坡上6亩多的保水田。6年前,由于政府号召种甘蔗,暂时不用修坝用水。目前,水坝已看不见了。
金城村副支书莫仁甫是拉城屯人。他说,与在豆屯签协议的挖沙队擅自将水坝周围的沙挖走。如果今后不种甘蔗,改种水稻,就没办法抽水灌溉。村民阻拦该挖沙队多次,但没有效果。而与拉城屯签协议的挖沙队,村民则禁止其在水坝周围挖沙。
在豆屯屯长韦连贵说,在豆屯与挖沙老板签的3年合同规定:坝30米以外才给挖沙。
一位杨姓管理人员说,他是负责挖沙的管工。今年1月才开始挖沙。他们刚过来时,不知道坝的具体位置。他们不是故意挖坝,只是开一条水道,方便沙船借路去挖另一个岛的沙源。他们答应采完沙就回填,以恢复原状。
沙池挡住出行码头
当天,记者和村民坐竹排到了在豆屯河岸。拉城屯村民指着一个用水泥砖围成的沙池说,这里原是出行码头。雨季涨水时,拉城屯另一条出行的水泥坝被淹没,这个码头是村民划竹排出行的必经之地。
拉城屯村民指着码头旁边的泥巴路说,水泥码头被改建成沙池后,挖沙老板在沙池旁边新开了这条路,供乘竹排的学生上学。一旦涨水,水就会淹没这条路,而水退去后,留下的淤泥让儿童无法行走。
罗城县水政资源管理站谢站长说,通过实地了解,沙池是宜州一蓝姓老板砌的,蓝老板是与拉城屯签的挖沙协议,如今挖沙结束后,蓝老板留下一条船和一辆钩机在河边,人却走了。目前,金城村一带河道挖沙行为,处于重点监控中。他们已通知蓝老板尽快扒平沙池,恢复码头原状。
河床中间沙堆如山
记者在现场看到,河床中间,几堆沙堆得像小山似的。
杨管工说,这堆沙是蓝老板的挖沙队挖的。
谢站长说,他们要求挖沙队在汛期到来前,将河道中间的沙山扒平,恢复河道,确保行洪安全,否则将与所在地乡镇相关部门一起进行联合执法,对其进行处罚。
谢站长表示,罗城河流多,非法采沙行为时有发生。对非法采沙,水利部门从严治理,依法取缔。去年以来,罗城率先在河池市实行河道恢复保证金制度,挖沙队办理采沙证时,需交纳3万元保证金。这样一来,挖沙结束,挖沙队就需要清理河道,经水利局验收合格后,挖沙队才可以离开,以确保河道行洪安全。
新闻推荐
“没有政法干警下来调和,恐怕我们这两个屯的矛盾纠纷要等到牛年马月才能够化解!”近日,笔者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天河镇长风屯采访,75岁的村民周太明深有感叹...
罗城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罗城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