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见习记者
龙招江)近日,网友“第二梦”在河池网“网络问政”专区发帖称,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城区农业银行住宿区门前一路段,因地势低,每逢大暴雨天气,就积水成河,居民出行困难。为此,该县市政部门称,提升路面会造成周边居民无法排水,且积水时间短暂,目前暂不整改。
5月16日,记者来到现场进行采,由于天气晴好,现场没有看到积水。据观察,这条长约200米的路段,路面比整条道路低了很多,道路两旁设有的下水道井盖完整无缺。现场不少居民反映,该路段积水现象已经存在五六年时间,怀疑是下水道被堵塞。
随后,记者采访了该县市政管理局。该局办公室主任吴兰平表示,每年雨季,只要持续下大暴雨两三个小时,该路段就会出现积水,但积水时间不长,雨停1个多小时后,积水会经下水道消散完毕。“市政部门施工队人员对城区地下排水系统的仔细排查,没有发现地下排水管有损坏现象,排水流畅。”
吴兰平分析,该县城区排水系统已经实施了雨污分流管道,多年来,这条路段出现暴雨后积水现象原因有二,其一,城区地下排水系统为10年前规划设计,当时没有充分考虑出现大暴雨天气所生产的排水量,导致雨水通过道路两旁的下水井盖往外漏;其二,由于该片区地势比其他地域区偏低,当下大暴雨时,周边的雨水从路面、地下排水沟就会汇聚到该片区,形成积水区。
吴兰平称,要解决该处积水问题,需要提升该路段的排水系统和路面,需要投入上数百万元资金。“因该处排水管道、道路面完整无损,且积水时间不长,没有必要重复浪费建设资金。”
此外,提升该处路面和排水系统也有可能造成其他问题,目前,周边居民的排水沟位置较低,如提升道路的主排水系统,处于低处的居民排水沟的雨水可能无法流入道路主排水系统,容易形成内涝。
新闻推荐
5月15日,在乔善乡板团村,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县委宣传部入乡驻村工作队员,与群众一起开展清洁活动(见上图)。连日来,该县“美丽罗城·...
罗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