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城讯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在开展“红卡进百企千村万户”活动中,将群众上访变为领导干部下访,以“红卡”形式承诺对困难群众的帮扶,目前已发放联系红卡8000多张。
今年以来,该县组织开展了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全县党员干部转变作风,深入基层,走近群众,变“被动等群众上门找服务”为“主动登门为群众服务”,变“群众找政府上访”为“党员干部深入群众下访”,将干群紧紧相连,使活动落到实处。
一是进基层、送服务。该县通过实施领导挂点、单位包村、干部联户、指导员和第一书记帮扶制度,共选派44名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和141名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驻村(社区)党建指导员,对全县141个村(社区)的贫困户进行帮扶,实现了“扶一户、帮一屯、带一村”全覆盖目标。各单位对所联系村屯的产业结构、组织建设、民情民意等都能做到心中有数,并为联系村屯提出一条以上对策建议,要求每位干部职工年内要到联系村屯、农户家中3次以上。截至4月底,全县各乡镇、各单位已全部组织干部职工深入联系户开展走访调研,确定承诺帮扶事项,共撰写调研报告500多篇,为群众提出发展建议3000多条,切实将服务送到千家万户、田间地头。
二是引民风、树新风。该县党员干部与群众结成“对子”后,认真倾听群众民意和诉求,引导群众革除陈规陋习和不良社会风气,在农村如何响应中央厉行节约的号召,有节制地操办婚丧喜庆事宜,严禁参与打牌赌博活动等。通过组织开展自治县第二批“九大和谐”评比表彰活动、“文明卫生”一条街和“文明诚信卫生商家”创建等活动,积极倡导移风易俗,通过重点开展移风易俗舆论引导、移风易党员先行、移风易文明祭祀、移风易婚育新风等四大活动,在农村树立移风易俗的新风尚,引领社会文明新风,积极打造社会主义新农村。截至目前,该县共评出18个“和谐单位”、3个“和谐乡镇”、8个“和谐学校”、3个“和谐企业”、6个“和谐村屯”、2个“和谐社区”、1个“和谐邻里”和8个“和谐家庭”。
三是办实事、解民困。该县组织领导干部认真执行“三分之一”工作法,精心策划工作,注重突破难点和“死角”,坚持为民务实的宗旨,为基层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服务,解决百姓的需求和难题。如帮助身患残疾的贫困户办理残疾证;给农户赠送化肥、农药、种养技术资料;帮助贫困户种植毛葡萄、核桃等。干部在帮扶活动中做到勇亮承诺,把群众的急事、难事、愁事作为办实事的重要内容,每年力争为联系村屯办实事2件以上,每人每年到农村、乡镇调研3次以上。活动开展至今,该县党员干部共为群众办实事好事650多件。
(刘湘莉
蒙显松
杨再平)
新闻推荐
罗城讯
近年来,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以“法治罗城”建设为抓手,以“六五”普法为载体,大力推进法治县建设,实现法治管理水平全面提升,为稳步推进“美丽幸福...
罗城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罗城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