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新闻 宜州新闻 南丹新闻 天峨新闻 凤山新闻 东兰新闻 巴马新闻 都安新闻 大化新闻 罗城新闻 环江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河池市 > 罗城新闻 > 正文

雷击多发季节 防雷刻不容缓本报记者 唐毓克

来源:河池日报 2013-06-04 09:43   https://www.yybnet.net/

闪电划亮河池城区夜空。记者 权晟 摄

都安瑶族自治县一所小学院内一棵大树遭受雷击,教室铁窗户靠近大树一侧的外墙因雷电反击损坏。

 

核心提示:天空乌云密布,雷雨云迅猛发展,突然一道夺目的闪光划破长空,接着传来震耳欲聋的巨响……夏季到来,河池境内雷击活动频繁,那么如何防止和减少雷电给市民带来的损害呢?记者采访得知,河池市单位建筑物防雷合格率不足60%,而私人自建房则“零”安装防雷设施,防雷现状让人担忧。气象专家提醒,市民要切实提高防雷意识,提早做好防雷准备。

雷击灾害触目惊心

河池属于高雷区,据资料记载,每年1月至12月都有雷电活动,金城江区雷暴日最高年份是1965年,达75天,最少年份是1989年,也有38天;金城江区年平均雷暴日58天,每年4月至9月为雷暴高发期。

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至2006年,河池市境内共发生雷击事故167起,造成13人伤亡,直接经济损失达531.8万元。2007年至2013年,河池市境内共发生雷电灾害事故92起,造成人员伤亡8起,人员受伤4人,死亡9人,直接经济损失188.81万元,间接经济损失152.11万元。

2007年6月4日上午10时许,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小长安镇民族村的天空阴云密布,雷声隆隆,大雨滂沱,接着一道道闪电划破长空。此时,该村一位村民正在甘蔗地犁地,结果被雷电击倒身亡。村民发现死者时,死者手还握着铁犁犁柄。防雷专家认定,因农具是铁犁,雷击在铁制的农具产生导电,导致该村民死亡。

2008年6月9日22时许,伴随着电闪雷鸣,倾盆大雨在南丹县八圩瑶族乡砂厂村塘早屯下个不停。此时,该屯一蔡姓农民走到电话机旁边打电话。刚讲了两句话,突然雷声炸响,一道闪电划过,蔡姓农民随之倒地,话筒也跌落在一边。等到家人赶过来时,蔡某已经气绝身亡。

2008年7月和8月,南丹县一有色冶炼公司遭受两次雷击。雷击引起汽轮发电机后备保护超过负荷动作,办公室4台电脑、1台变压器遭雷击损坏,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约150万元。

2010年8月12日,罗城县龙岸镇物华村寨胜屯一栋新建的3层楼房遭到雷电袭击,房屋多处被损坏,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自建房“零”防雷设施

近10年来,随着国家出台一系列惠农政策,农村住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记者采访发现,虽然大部分农民住进了钢筋混凝土楼房,但其自建的房屋都没有安装任何防雷设施。

宜州市德胜镇都街村一杨姓农户正在建的楼房第3层已经封顶,记者在与该农户聊起避雷设施时,他说,他从未听过自家建房要安装避雷针,他也没有听说过哪家遭到雷击。再说,农民有钱建房子已经不错了,哪里还有钱安装避雷设施。

德胜镇地罗村清水潭屯与都街村位于金宜一级路旁边,该村99%的农户住进了楼房,但没有一户安装防雷设施;金城江区东江镇长排村一带,一栋栋楼房错落有致,同样未见安装避雷针。

南丹县芒场镇拉麻村靠近寨任二级路和六宜高速路的村屯,建好的楼房房顶没有避雷设施,而正在建新房的农户也未想过安装避雷设施。该村第15组一农户说,他想过安装避雷装置,但与其父母说起此事时,父母说,农村有哪家建房安装避雷针的,如果他们安装避雷针,人们会把他们“当成傻子”。

如果说农民普遍缺乏防雷意识,那么,城里自建房屋的居民情况如何呢?记者走访发现,城里大多数自建房屋也没有安装防雷设施。记者在河池城区中山路一覃姓居民家中看到,该户居民房屋是一栋5层半楼房,但楼顶除了堆放一些杂物之外,也没有任何避雷防雷设施。

河池市气象局防雷中心副主任覃飞说,河池市农村、城市自建的房屋防雷设施基本上是空白,目前,除了城区部分单位、学校建筑装有防雷设施外,其余自住房防雷设施为“零”。

防雷装置合格率低

据了解,河池市防雷工作起步较晚,上世纪末,虽然也开展了雷电监测,但未能达到专业化。2002年11月5日,河池市防雷管理中心成立后,防雷减灾工作纳入了法制化、规范化管理的轨道。

2012年,河池市防雷管理中心分别对河池城区内90个单位(年检率达80%)和13个厂矿企业(年检率达50%)进行一年一次的建筑物防雷装置安全检测,结果防雷装置合格率不足60%;同年,该中心对87个加油、加气站、烟花爆竹、炸药仓库等易燃易爆场所进行一年两次的防雷装置安全检测,检测结果合格率达80%。

从防雷管理中心提供的资料显示,单位建筑物防雷设施合格率低,主要表现在:屋面无任何防雷接闪装置;避雷针、避雷带规格偏小;防雷引下线数量偏少,间距偏大;突出屋面金属物未作接地连接(例如太阳能热水器、金属棚架、金属晾衣竿、广告牌、金属管道、接收天线、架空线金属支架等);屋面无避雷网格;避雷带支持卡间距偏大,避雷带焊接长度偏短;电源、信号线入户端无防浪涌保护装置(SPD);学校旗杆、球场不锈钢围栏、篮球架没有防雷接地。

由于目前社会公众防雷意识不强、大部分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都存在侥幸心理和不理解,这使得河池市各防雷分中心开展防雷工作困难重重。另外,一些企事业单位在为电子信息系统安装防雷装置时,为了追求成本低廉,选用无资质的公司或施工队,采用质量得不到保证的防雷产品,防雷管理部门监管存在较大难度,为雷电安全防护埋下了隐患。

《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第二章第24条规定:专门从事雷电防护装置设计、施工、检测的单位,应取得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颁发的资质证:有法人资格;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必要的设备、设施;有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有完备的技术和质量管理制度;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规定的其他条件,从事防雷工程专业的技术人员必须取得《防雷工程资格证书》。

覃飞分析,单位房之所以防雷设施合格率低,一是一本房产证管多栋建筑物,二是自行安装防雷设施,没有防雷功能。

学校防雷不容乐观

2012年,河池市防雷管理中心对金城江区中小学校(2所高中,19所中学,113所小学)防雷装置检查,发现年度安全检测率不足20%,防雷安全隐患严重。

在市防雷管理中心,记者看到了一份检查材料,该材料写道:学校的防雷安全意识还比较薄弱,绝大部分学校都没有安装防雷设施;大多数学校尤其是地处农村、偏远郊区、周围无高大建筑物遮挡的学校存在着严重的雷击安全隐患,即便现有防雷装置,也基本上没有经过具备防雷装置检测资质机构的安全检测;对雷击灾害的危害程度,特别是对于雷击电磁脉冲造成的危害认识不够,存在一定的麻痹侥幸心理;防御雷电知识普及不够,部分师生对防御雷电知识了解还比较肤浅,雷雨天气避险、自救、应急能力不强;部分学校的建(构)筑物、电子电器设备的防雷装置缺乏;部分学校未将防雷列为重要安全工作加以管理,防雷协作机制尚未形成,部分困难中小学校的防雷经费难以落实。

避雷针非可有可无

据了解,河池市只有单位房和开发商开发的商品房有防雷设施,而私人自建房屋没有抗击自然灾害能力以及防雷性能。对于私人自建的房屋,目前还没有相应的法规约束必须安装防雷设施。但是,“广东省已出台了相应法规,私人自建房屋3层楼以上(含3层)必须安装防雷设施,否则,除了受处罚之外,还要补充安装。”覃飞说。

对于目前河池市的防雷现状,防雷管理中心的防雷专家认为,大部分人对防雷科学知识缺乏了解,存在着许多认识上的误区,对防雷安全不予重视,对防雷装置安装不当一回事。主要表现在:新建建筑物建设没有按照有关防雷法律法规规定办理防雷设计审核,致使防雷设计存在的安全质量隐患没有得到及时纠正;一些建筑物防雷装置施工结束后,没有经过防雷专业部门检测验收就投入使用,存在的质量问题没有得到及时整改;一些学校、宾馆、车站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一些大中型企业建筑物防雷装置经检查检测不合格,没有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整改;一些部门和单位领导对防雷安全重视不够,对防雷安全设施不愿投入或投入不足,使投入使用的防雷装置得不到有效维护,使避雷针成了“引雷针”。

“建筑物要安装防雷设施,无论是旧的建筑物还是新建的楼房,都可以安装防雷设施。”覃飞说,雷电防护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工程,防雷的防护原则是全方位防护、综合治理、层层设防,只有根据防雷的实际要求,将接闪、传导、分流、接地、屏蔽、等电位连接等技术措施合理实施,才能构成一个有效的防雷系统。

科学防雷减少损害

当天空乌云密布,雷雨云迅猛发展时,突然一道夺目的闪光划破长空,接着传来震耳欲聋的巨响,这就是闪电和打雷,我们常称为雷电。那么,雷电出现时,人们应当如何自我保护呢?

覃飞说,气候变化瞬息万变,市民要掌握防雷知识,才能使损失降低至最低限度。雷电出现时,如果人在田间地头劳动,应立即停止劳动,并将手中持有的锄头、铁锹等金属工具扔掉或让这些物体低于人体;如果在水田,应立即停止水上作业,尽快离开水面;如果在山上,首先要避免走进被淋湿或已经有水的地方。千万不要靠近空旷地带或山顶上的孤树,这里最易受到雷击;在空旷地带不要打伞,不要把农具等带金属的工具扛在肩上,不宜进入孤立的棚屋、岗亭等低矮建筑物;如找不到合适的避雷场所,找一块地势低的地方蹲下,双脚并拢,手放膝上,身向前屈;不宜骑摩托车或骑自行车赶路,打雷时切忌狂奔,因为,人或物体容易成为放电的对象而招来雷击;如果在街上行走,要进到有避雷设施的建筑物躲雨。

新闻推荐

罗城交警设流动测速点遭网友质疑

罗城讯 近日,网友“729921096”在河池论坛上发帖称,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交警大队在该县四把镇良谢屯路段和小长安镇坳口下坡路段设置了两个流动测速点后...

罗城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罗城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爱护环境保护生态2013-06-10 09:42
猜你喜欢:
评论:(雷击多发季节 防雷刻不容缓本报记者 唐毓克)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