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壮”:春节回家过年时去小长安镇龙腾川山屯探望外公,发现外公编了条竹编龙。据外公讲,他小时候看他爷爷编过,他是凭记忆编的,当时只是感叹外公的记忆和手艺。前两天从网上看一些地方申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突然想到外公编的竹编龙应该也是一项仫佬族民间工艺遗产,所以请求政府给予重视。我外公已近八十岁,趁他还能动手时,也许能把这项仫佬族民间工艺遗产保留下来,并让仫佬族竹编龙文化得以传承。(2013-8-25)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文化体育局:您所说的仫佬族竹编龙工艺(仫佬族竹编工艺),在2012年11月20日,我局已派文化馆、博物馆、“非遗”办相关人员到小长安镇龙腾村川山屯调查了解,收集相关图片和文字资料,并于2012年12月列入我县“非遗”线索。目前,我们正在进一步挖掘、收集整理资料,将其列入我县“非遗”项目储备库,待论证其传承保护价值后,再逐级申报“非遗”保护项目名录,使仫佬族竹编龙工艺(仫佬族竹编工艺)得到抢救、保护、传承和发展。同时,欢迎您继续关注家乡文化事业发展。
(2013-8-27)
新闻推荐
在这里,曾经,“夜打草鞋送红军,支援红军打胜仗”;如今,罗城妇女仍坚持一针一线绣“拥军鞋垫”—— 三十三年绣深情 10万鞋垫赠新兵吕德坤
岁月如歌。与往年一样,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今年新兵的行包里,装着几双绣有“保家卫国”、“做红军传人”等字样和红五星图案的精美鞋垫。据不完全统计,仅1980...
罗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