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明,今年57岁,在河池疾病预防控制战线上,与流行病毒抗击已有31个年头。
从非典到手足口病,从甲流到H7N9禽流感,从麻疹免疫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作为河池市疾控业务学科带头人,李建明带领团队,整日穿梭于抗传染病最前沿,帮助患者抗御病魔,多次与死神擦身而过,在很多场没有硝烟的硬仗中,捷报频传。
1982年,26岁的李建明从广西右江民族医学院医学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原河池地区卫生防疫站工作。年轻气盛的李建明浑身充满了干劲,他认真钻研业务知识,勤勤恳恳工作,短短5年后,他晋升成为主管医师,并通过一步一步扎实的努力,在39岁那年,他升级为原河池地区卫生防疫站副站长,第二年,获得卫生防疫副主任医师任职资格,并被聘任卫生防疫副主任医师。
2003年春季,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很快在全国各地蔓延开来,甚至在河池,也出现了死亡病例。多数市民处于“白色恐慌”中,谈“非”色变。
当时,作为河池市“非典”诊断专家组成员以及“非典”流行病学调查组组长,47岁的李建明并没有远距离“遥控”指挥医务人员,而是和他们一起,连续3个月,日夜奋战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为彻底摸清疫情的底细,拯救“非典”患者,他多次冒着生命危险,到隔离病房、病人家里对病人及其家属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经常加班加点工作通宵到天亮。
3个月“非典”疫情过后,李建明收获了金灿灿的荣誉,被评为自治区级、市级“非典防治先进个人”。
10年前,原河池地区卫生防疫站改名为河池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李建明成为该中心副主任,并担任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小组组长。
2005年秋季,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城区发生副伤寒暴发。接到疫情报告后,李建明立即带领防治工作小组,深入疫区调查。
几十年职业生涯积累起来的正能量,让李建明处变不惊,遇险不乱,从容处理突发事件,熟悉完成处置工作。在现场,他指导医护人员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疫点消毒、卫生宣传、饮用水消毒等。30天的紧张处置,终于把疫情扑灭。
到目前为止,一共处理了多少起突发事件,李建明已无法记得清楚。但是哪怕事件再小,但凡涉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李建明和同事们都会全力以赴,控制疫情。
在一场场与时间抢跑、与死神较量的战役中,2009年,李建明获得卫生部颁发的”全国卫生应急先进个人“称号。
在李建明的荣誉箱中,还珍藏着”全区消灭麻疹强化免疫先进个人“、自治区级和市级”优秀共产党员“3张亮闪闪的奖状。这些奖状都是在2011年获得的,表彰他在儿童免疫规划工作上取得的成绩。
多年来,作为分管免疫规划的领导,李建明积极到河池11个县(市、区)开展督查指导工作,每年组织全市开展儿童免疫规划工作综合质量交叉大检查,全市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到90%以上,麻疹年发病在1/100万以下,达到卫生部规定的标准。
工作中取得了这么多成绩与荣誉,而且又是河池市第四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李建明对此很淡然。他说,他只是疾控战线上的一名老兵,这辈子和卫生防疫事业有着不解之缘,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们更健康更安全地生活。
新闻推荐
罗城讯
9月4日下午,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第二小学门前,3名交警对校园周边车辆开始指挥疏导,为新学期的护学工作开始忙碌,构筑交通安全防护墙。
&nbs...
罗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