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城讯
近年来,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坚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加大民生投入,通过改善人居环境、推进开发扶贫、扶持发展产业、实施各项惠民工程等,让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得到进一步提升。
全力建设美丽家园。该县认真开展“美丽罗城·清洁乡村”活动,投入1466万元,新建垃圾池1150个、焚烧炉191个、配备垃圾箱(桶)集中收集点1656个、建设乡镇村庄垃圾中转站10个,落实聘请保洁员1615名;落实经费131.4万元购置19台垃圾清运专用车和60个车载式垃圾箱赠给11个乡镇和县环卫站,配备乡镇村庄垃圾清运三轮车47辆,解决农村垃圾清运难问题;结合实施城乡风貌改造工程,投入4000万元,对进城二级公路沿线村屯进行硬化、美化、绿化、亮化改造。目前,该县已完成4个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开工建设6个新农村小康示范点,在进城公路沿线“三线一圈”可视范围内的134个自然屯全部实行垃圾“村收镇运县处理”,全县城区及乡村“脏、乱、差”现象明显改观,群众生产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提升,天蓝、地净、山绿、水清的乡村宜居生态环境初显雏形。
扎实推进开发扶贫工作。2011年以来,该县从“扶贫开发”转向“开发扶贫”,出台具体行动计划和配套方案,积极推进“造血”扶贫工作,全县5800多名干部职工与6900多户贫困户结对帮扶,指导群众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累计帮助引进项目757个、资金1.64亿元;累计建成村级道路47条、屯级道路75条,建设农村饮水安全项目207处、小型农田重点县项目2处、河道整治工程4个,进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19座,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群众生产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该县在确保粮食生产的同时,结合实施“十百千”扶贫产业和石漠化治理等项目,积极扶持当地龙头企业,发挥辐射带动作用,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引导农民大力发展一根甘蔗、一株毛葡萄、一根核桃“三大产业”和桑叶、茶叶、烟叶、红薯叶“四张叶子”特色效益农业,促进增收。目前,全县糖蔗种植面积达20万亩、两性花毛葡萄6.67万亩、核桃2.73万亩、桑园5.5万亩、烤烟0.78万亩、高产高淀粉红薯1.5万亩,群众增收致富之路进一步拓宽。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该县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176元,增长10.1%。
认真实施惠民工程。该县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加大财政向民生倾斜力度,全力实施惠民工程。2011年以来,该县共争取上级资金1.33亿元建设中小学食堂、薄弱学校改造、教师周转房建设等学校基础设施项目300多个;投入1.15亿元推进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在全区首创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三保”管理新机制,建成河池第一个市级新农合一卡通网络直报平台,创新实行新农合参合家庭账户余额可结转下年度使用机制;完成农村危房改造3384户、保障性住房324套;投资7670万元实施“文化名县”战略和“十大民族文化工程”,谋划23个民族文化项目,不断提高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同时,该县着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深入开展“平安罗城”创建活动,集中开展农村“三大纠纷”百日大会战,实施“清网工程”,规范网络问政工作,畅通群众信访渠道,抓好安全生产,扎实推进“一村一警”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廖光福)
新闻推荐
罗城讯
近年来,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紧紧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公司+基地+千家万户”的模式,突出打造毛葡萄、桑蚕、烤烟、高产红薯、糖蔗等五大特...
罗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