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城讯
近年来,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抓住国家对贫困地区扶持政策,结合大石山区石漠化治理,大力发展毛葡萄、核桃等产业,加大生态综合治理,境内山上绿树青葱,林果飘香,实现经济生态双丰收。
截至目前,全县毛葡萄种植面积达6.7万亩,年产量8000吨,产值4000万元;林下经济发展面积累计已达88.26万亩,总产值达1.29亿元;果品加工龙头企业中天领御酒业公司年产销毛葡萄酒7000吨,产值1.5亿元。仅此一项,全县果农人均现金收入1200元,同比增长15.6%。
罗城是“中国野生毛葡萄之乡”,但石漠化的面积为6.37万公顷,占到全县总面积的24%。该县作出了把葡萄“赶上山”的决策,采取“公司+基地+千家万户”的模式,计划到“十二五”期末,全县毛葡萄种植面积达到8万亩,年产毛葡萄2.5万吨,既可有效治理石漠化,又可增加农民的收入。
通过林业、水利、扶贫、发改、粮食等部门,集中财力、物力,共同实施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坡改梯田、生态移民异地安置等生态综合治理工程,裸露的石山基本得到了绿化,森林覆盖率由90年代的38.57%提高到65.82%,提高了27.25个百分点,有效地遏制了大石山区的石漠化,逐渐改善了生态环境。同时,农民利用退耕还林工程大力发展经济林果、药材种植等,增加了收入;近1万座沼气池的建成,农民每年沼气方面的增收节支效益就达1833万元,保护森林不受砍伐,既可以减少水土流失,维护生态平衡,又可改善农村农民的生活质量,减轻劳动强度,加快石山地区群众脱贫致富步伐。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完成农村沼气池建设26027座,入户率34.07﹪,改厕5406户,改圈4357户,改厨4532户,建设村级沼气服务网点50个,按项目完成建设投入使用22334座沼气池估算,每年可节柴4.5万吨,减少了林木的砍伐,相当于保护森林面积3.6万亩
,有效地维护了区域的生态平衡。
该县抓住林下产业发展的大好机遇,以扶壮林下产业龙头企业为抓手,通过招商引资、政策倾斜,逐步建立起了多元化立体发展模式。深挖林下资源,发展生态休闲旅游,打造了具有仫佬族特色的青明山庄园、水上相思林、天门山景区等集自然人文景观、仫佬族风情、健身休闲、生态果园观光、农家生活情趣以及吃、住、玩、游、购、娱为一体的生态休闲旅游景点10多处。林下生态休闲旅游年接待量达到40多万人次,年收入达5000多万元。该县还利用丰富的林地资源,通过示范点带动各类特色生态养殖,建成了野猪、七彩山鸡、竹鼠、豪猪、土鸡特色养殖场60多个。同时,通过推广林下多种套种在松杉树林下种植黄栀子、金佛手、林菌,在林果、林桑、核桃地间种植菁蒿、黄豆、花生等。
(潘绵良)
新闻推荐
天峨讯
为积极推动群众体育和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丰富全市教育系统工会会员、教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增进相互交流和友谊,11月21日至23日,2013年河池市教...
罗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