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城讯
在日前召开的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八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罗城农村贫困人口减少2.5万人以上,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590元。
在过去的一年,罗城坚持以解决贫困群众的基本温饱问题并实现脱贫致富为目标,把提高农村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作为工作重点,认真实施开发扶贫攻坚工程。去年年初,该县选派223名新农村指导员进驻11个乡镇125个行政村,实现行政村第一书记全覆盖。同时,组织开展“红卡进百企千村万户活动”,全县110个单位5883名党员干部,与6998户农村贫困群众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帮助协调引进项目311个,为群众办实事好事2.3万件。筹集资金8000多万元,投入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工建设5个易地搬迁工程。
该县把产业化扶贫作为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扶贫开发整体效益的重要举措,去年,该县重点抓好“三大产业和四张叶子工程”,经济效益显著。
该县围绕现阶段扶贫开发的思路和要求,抓好各乡镇分管扶贫工作的领导、贫困村村干部的培训,帮助他们转变观念、拓宽工作思路,不断提高扶贫开发组织管理水平。同时,围绕贫困村的优势产业项目推广,对贫困村创业带头人、广大农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举办各种农民科技培训班54期,培训农民7337人次。开展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3期300次;通过“农家课堂”培训示范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引导贫困农户学技术、用技术,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加快脱贫致富步伐。2013年,组织引导贫困群众转移就业3088人,增加收入4000多万元。
(特约记者
韦如代)
新闻推荐
质量提升 结构优化 环境和谐 仫佬山乡凝心聚力绘蓝图本报记者 韦凯文 见习记者 沈泉池 特约记者 韦如代
2013年,宏观经济环境严峻复杂。在经济一体化的今天,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同样难以避免受到经济下行压力的波及。作为矿业和蔗糖业大县,受到有色金属市场继续严...
罗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