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龄啊,你情似清池水,心中似天日;敬请传教这根源,我俩携手共百年。
这是南丹县境内白裤瑶细话歌中的一段唱词,字里行间透露出男女青年浓浓之情。在白裤瑶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中,要数婚恋文化最浪漫、最迷人,因为他们通过对歌而相识、相恋、结婚。
每年秋初至次年春末,逢圩日或红白喜事夜晚,白裤瑶男女青年常常不约而同聚在村头寨尾或房前屋后草坪上,借着月光或手电筒光,男男女女三五一群围在一起唱情歌(即细话歌)。“竹鼓来自大竹坪,最善歌儿是同龄。无缘与你成终伴,但得良言慰平生。”这是姑娘邀请小伙子唱歌而唱的开头歌。
小伙子如果说不会唱,姑娘又接着唱道:“竹鼓来自大竹坡,久闻同龄最善歌。只因家有良人在,有话留与良人说。”此歌有旁敲侧击和试探对方是否有了女朋友的含义。小伙子如果还没有女朋友,姑娘就会接着唱:“天风萧萧,枫叶飘落。第一张落在大树脚,第二张飘过水重坡,第三张随风飘荡无着落。同龄啊,请细心指点,三张枫叶姓什么?”这种时候,白裤瑶小伙在白裤瑶姑娘的步步紧逼下,就会接过白裤瑶姑娘的歌唱起来:“天风萧萧,枫叶飘落。前年娶嫂是大哥,去年姐姐嫁过水重坡,同龄我无人陪伴,东游西荡无着落。”
就这样,姑娘和小伙子你来我往,一首接着一首地唱。要是唱得投缘,姑娘就会要求小伙子留下腰带作为信物,姑娘也会把手上带的手镯等饰品赠给心仪的小伙子。白裤瑶男女青年在恋爱过程中,姑娘总是较为主动,他们互赠的信物有腰带、手镯、牛角、相片、收录机等。
白裤瑶婚礼仪式十分独特,选定喜日子后,男家先托人去女家“踩亲门”、“报亲”,把喜日子告诉亲朋好友。新郎在婚礼中不是很重要的角色,最重要的,是选择一个去接亲的伴郎和一个歌师。送亲队伍非常讲究,娘家歌师走在送亲队伍前面,婆家歌师走在后面,新娘在两位歌师一前一后的保护下走到新郎家。新娘快到新郎家的时候,新郎家就会生上一堆火,祝福新郎新娘,婚后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婚宴必须在家里举行,他们把酒肉饭菜摆在一张连着一张的桌子(或木板)上,俗称长席宴,男女两方亲戚分坐在长长的桌子两旁,摆在桌子上的每一件酒具和其他物品,都要朝向东方,表示新人就像初升的太阳,其中包含着亲人们美好的祝福,也预示着这个寨子又多了一户新的人家。
婚礼上有一个对外人很神秘的“压鸡”仪式,一般在午夜之后举行,新郎家拿出一只未下过蛋的雌鸡,请出新娘、伴娘和新娘家的兄长,新郎家派出一两个能说会道的小伙子,双方亲戚围桌而坐,以煽情的方式一问一答。一两个小时过去后,男方家再把雌鸡杀了。所谓“杀”不是用刀,而是由男方的人用手按,意在祈求和祝福新郎新娘和和睦睦、多子多福、白头偕老。
捶亲,也是婚礼上一个重要的习俗,伴郎是捶亲的主要对象,捶得越欢快婚礼也就越热闹。
(记者
蒙全卫
特约记者
符龙强)
新闻推荐
南丹讯
南丹县坚持以资源换产业的发展思路,发挥优势,以白裤瑶民族风情文化为特色,争创“广西优秀旅游县”为突破口,去年共接待国内游客70.8万人次,实现...
南丹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丹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