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向东用捡来的纸盒创作
《你最牛》用料:有小洞的木板)
《别有洞天》系列作品(用料:帆布)
《荷塘初绿》(用料:装蛋纸壳)
《小草屋》(用料:三合板)
《笑口常开》(用料:被虫害侵蚀出大洞的树兜)
现在的阎向东和年轻时的“自己”
阎向东在单位的楼道画室□记者陈跃文今年端午节,放假3天,50岁的阎向东哪也没去,在单位里的垃圾点和作画的地方忙着—— —从2008年开始,捡“边角料”垃圾来作画的灵感在他脑海里闪过,他坚持至今,被称为让垃圾“起死回生”的人。
垃圾变成他的创作原料
走进他家,记者首先被摆放在电视机上
方的木雕作品《瑶妹》吸引:人物带着漂亮
的尖尖的头饰,露出甜美的笑容,栩栩如生。
他说,作品的用料是尖头木,是自己从垃圾堆捡来的。
阎向东是柳钢物业公司的普通工人,职业和美术没有多大联系,但在他心中一直保持对美术的热爱。小时候,他看到家乡沈阳高大的毛主席铜像,充满敬意,心里种下了艺术的种子:长大后要是也能做出这么雄伟的塑像该多好啊!后来,他随父亲南下广西,在南丹县学技工,并开始接触国画。长大后,他为了学习作画,还先后两次到广西艺术学院进修。
几年前,单位拆旧厂房时,很多木材 、帆布等被扔进垃圾堆。他看到后觉得很可惜,灵感突发,决定将垃圾捡回去作画。
捡回来木头和包装用的木箱,他先观察其特点,因材塑形。他将被虫害侵蚀出窟窿的树蔸做成笑口常开的弥勒佛;一块有个小
洞的木板被做成搞笑动漫作品《你最牛!》,
洞是主人的一只眼睛,寓意被人在百步之外用枪打中,主人惊叹地朝开枪者竖起大拇指,并夸张地龇牙咧嘴,滑稽感十足;一条根须被雕成精细的舞者,半截根须则成了多人共舞造型。
在垃圾堆里,三合板是最常见的。他将板子从中间撬开,一分为二的木板呈现不同的图案,这些图案使他联想到了山川 、峡谷等自然风光。他将三合板碎片在木板上拼拼贴贴,着上不同色彩,一个个鲜活的艺术形象跃然于木板上。2008年5月,他创作了第
一幅作品《幽》—— — 一片被绿树覆盖的山林
中,小路蜿蜒,幽静空远。去年,他将去桂林旅游时看到的溶洞印象,通过三合板表现
出来,创作了《别有洞天》系列,共近20件。
破旧的帆布和油漆罐里残剩的漆料,算是垃圾堆的“恩赐”:帆布和油漆卖得很贵,
捡回来的布可以钉在木板上,然后用漆料在上面作画。废弃的电木板可以镶成艺术品,而且上面的花纹很具美感,用油画画出来很漂亮!破碎的布条和横幅被拆成小块,然后
拼贴成抽象画《闹市正午》,画面为一幅热
闹菜市俯瞰图,凉篷 、行人熙熙攘攘,市井情趣浓厚。装鸡蛋纸板被贴在木板上,
再砸扁,铺上颜料,一幅生机盎然的《荷塘
初绿》告成……
环保让艺术走得更远
虽然作画多年,但阎向东一直没有正规的画室,作画都在单位办公楼通往天台的楼道和家里不到6平方米的洗手间里进行,画的是他钟情的印象派。
刚开始捡垃圾,他并不觉得难为情。每天中午 、下午下班后,同事们都回家了,他就骑着电动车赶往距办公楼4公里的热轧厂和中轧厂,在工厂附近的垃圾堆里捡起不起眼的垃圾。到了双休日,他也会到垃圾堆旁转悠。对于这个人,收破烂的人担心他“抢生意”,用不客气的语气和他说话;保安把他当成重点怀疑对象,检查他的行李;家人不愿意让他把垃圾带回家。
不过,这并没有使阎向东捡垃圾的脚步停下。在他看来,捡来的垃圾用于艺术创作,不仅体现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而且还能从垃圾中发现另类美感,为艺术创作提供更丰富 、更宽广的艺术灵感和创作的可能。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时间长了,他的创意得到朋友和亲人的认可,作品被越来越多人喜爱。
2006年,家里搬进新房,原来的房子被他堆满垃圾。今年年初,妻子提出将房子租出去。但租房要丢掉很多材料,他感到很可惜。妻子理解他,支持他用租金在离家不远的地方另租了一间屋子,作为他的专用画室。
如今,阎向东已相继加入了柳钢美协和市美协。有同行得知他的经历,主动帮他收集垃圾,还有人说他是柳州美术界用垃圾作画的第一人。
现在的阎向东,比以前少了应酬和外出,他只是经常逛垃圾堆,将垃圾带回去清洗干净,用业余时间把自己关起来创作。他常常一“闭关”就是四五个小时,但他乐此不疲,享受着垃圾原料带给他的艺术成就感。
新闻推荐
千里之外也伸来援手 梁宝恒突发重病住院 ,各地战友们纷纷捐款救助
覃江宁(左二)带领柳州战友探望梁宝恒(左四)...
南丹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丹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