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丹讯
彩旗飘舞、锣鼓喧天……今年3月底,南丹县车河镇工业园区周边村屯群众125户503人,经过3天的大搬迁,全面住进了过渡安置新房。这标志着该县工业园区在安全规划范围实施的整屯群众搬迁第一期工程顺利完成。
“面对前所未有的工业园区周边村屯群众整屯搬迁艰巨任务,我们精心组织、攻坚克难,通过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全面推动执行力提升工程,做实做好移民工作指挥、宣传、稳定等环节工作,有效破解了移民‘天下第一难\’。”南丹县委书记莫振祖说。
2004年,河池南丹工业园区通过规划成立,随着社会的发展,由当时的安全距离达标到2007年环保新规的出台,工业园区环保安全距离就达不到要求。面对严峻的环保形势倒逼,该县本着“兼顾当前,着眼长远、民生优先、综合治理”的原则,全力推进工业园区周边村屯村民的搬迁工程。
为打赢工业园区周边群众整屯搬迁决胜仗,南丹县迅速启动了工业园区周边村屯群众过渡性搬迁安置工作,县里专门成立了工业园区周边村屯群众过渡期搬迁安置工作指挥部,多次召开县委常委会和县委常委扩大会,专题研究部署搬迁安置工作,解决搬迁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全县抽调了县直40多个部门科级以上工作人员组成100多人参与的搬迁安置工作组,采取包干负责的办法,并将工作队分成4个工作小组,每个小组由1名组长带队,将工作队员与责任捆绑,形成声势浩大的搬迁主力军,驻扎在搬迁村屯工作第一线,采取“5+2、白+黑”的办法来推进工作,确保搬迁工作不留盲区、不留死角。“我们全力以赴,确保3月底以前工业园区周边村屯群众在安全距离内500多名村民全部实现安全、和谐、全部、按时搬迁,保障不伤、不亡、不漏一人,向组织、向人民、向历史交上一份满意答卷!”南丹县长廖国璋说。
笔者在搬迁的当日看到,村民们一个个掩饰不住激动心情,争先恐后来到自己的新居。在一处新居里,55岁的杨瑞德正和大儿子杨保先在新房里转悠,看看卧室、厨房用品一应俱全,新式的卫生间,客厅窗户干净又明亮,宽敞的院子,水电、闭路电视、宽带网线、电话等设施已经接通。老杨说,就是美啊,比我们老家强多了。他告诉笔者,在搬迁前几天,镇里派了干部来帮忙,家畜也在3天前都拉到集镇上卖了。要走了,该准备的也准备的差不多了,其实我们也早想搬,房子都是很旧的老瓦房,又不能翻新,年轻人结婚也受影响,所以都想早点换一个环境,搬到新家,我们有了新房子,儿子结婚也气派啊。
为确保工业园区周边村民“搬得出、住得下、稳得住、逐步富”。该县坚持以民生为要,创新提出采取整体搬迁和过渡期搬迁相结合的思路,确定过渡期搬迁范围涉及新步、瓦厂、丰塘坳、义山等4个屯125户503人。于是他们利用城区民行南路新建的小区作为过渡安置工业园区周边村屯的群众。该县搬迁过渡安置房于去年10月开工建设共6栋256套,总建筑面积12800平方米。同时,该县有针对性地制定搬迁过渡期临时经济补助政策,把涉及搬迁户的最直接的利益问题解决好。还在城南片区规划用地,用于建设村民永久性住房,着力解决搬迁户的后顾之忧。
(苏宏流)
新闻推荐
挂车国道上自燃 堵车两个多小时事发南丹境内,千件货物半数被毁
南丹讯
5月15日,一辆挂车行驶在南丹县境内时发生自燃,车上所载千件灯具半数被毁,事故造成交通堵塞两个多小时。当天13时20...
南丹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丹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