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丹讯
9月20日,走进南丹县六寨镇雅陇村,连片1600多亩的核桃种植土地上,10多台钩机不停地在整地挖坎作业;运送肥料的车辆来来往往;忙碌的群众汗流浃背……这是该县打造核桃种植大县的紧张生产场面。据了解,该县今冬明春计划完成核桃种植5.1万亩,目前,该县已筹措核桃种植资金达1500多万元,完成土地整理、勾图5万亩,挖坎4500多亩。
明确发展思路,产业化布局。“我们用产业化思路谋划核桃发展,把发展核桃作为农业产业结构的一次大调整,作为农民增收的一个突破口来抓。力争在‘十二五\’末,全县核桃种植面积达31万亩,实现人均1亩核桃种植目标”,南丹县委书记莫振祖说。
如何让核桃产业破“茧”成蝶,走上规模化、高效化发展之路?年初以来,该县在赴天峨、凤山等地多方考察、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按照“打造‘一带两区\’产业布局、人均种植1亩核桃”的发展目标,形成了核桃产业“2012年全面打响、2013和2014年重点突破、2015年决胜全局”的工作新思路。“全面打响”,即2012年全县所有乡镇、高低海拔种植区、矿区及非矿区全县铺开;“重点突破”,即2013年和2014年建设“一带两区”核桃产业布局,“一带”即:从大厂、车河、城关等6镇1乡公路沿线建设300里高海拔核桃产业种植带,“两区”即:吾隘、罗富低海拔种植区和八圩、里湖瑶族聚集地种植区。“决胜全局”,即:到2015年核桃种植面积达31万亩,实现全县常住人口人均1亩的核桃种植目标。
典型示范,带动发展。“我现有40多亩核桃,去年开始挂果,就卖了1万多元。今年,核桃长得比去年还好,预计产量400多公斤,收入近3万元”,中堡乡也劳屯岑朝东盘算着种核桃带来的效益。通过几年来的抓典型示范带动,该县已种植核桃面积达5500多亩,仅中堡乡大水井村的核桃种植面积达1400多亩,年产值25万多元,仅此一项人均收入增收220多元。
为使核桃种植上规模,该县利用退耕还林,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创新生产组织形式,鼓励群众承包租赁荒山、荒坡等地种植核桃,实现劳动、土地、资源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全县规划了2个万亩县级示范基地、11个1000亩乡镇示范基地和33个100亩村级示范基地建设。
广泛宣传,强化培训。该县通过县、乡、村三级会议,全员动员、全员培训、全员责任,做到宣传动员全覆盖。该县还创新方式选派核桃产业指导员驻村指导核桃产业开发,他们深入各乡(镇)、村、屯核桃地块,对核桃种植、管理、施肥、修剪、嫁接、病虫害防治等技术适时进行流动培训和管护指导。目前,该县开展培训
200多场次,培训人员30000多人次,发放核桃种植技术及防寒防冻资料21000多份。
健全机制,落实责任。“我们必须以最大的决心、最力的手段、最硬的措施来推动核桃产业的发展”,南丹县长廖国璋说。该县制定落实了领导挂钩、分片包干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书,县四班领导挂钩到乡镇,乡镇领导干部包村,村干部包屯,党员包户,将责任分解到人,任务落实到山头地块,构建了县、乡、村三级横到边、纵到底的领导体系,形成了上下联动、左右互动、合力攻坚的良好格局。该县还把发展核桃种植任务与开展结对帮扶、“千名干部入乡住村”等活动结合起来,确保了全县核桃产业发展工作有序、高效推进。
(苏宏流
唐远志)
新闻推荐
南丹讯
9月26日凌晨3时许,一少年在南丹县城某单位门前盗割电缆线。由于作案时太“专心”,他竟然听不到刺耳的警笛声,在遭到民警合围后仍没察觉,以至于...
南丹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丹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