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南丹月里学生乘船过河时的情景。
天峨讯 10月14日,黔桂两省交界的红水河龙滩电站库区河池航区“桂天峨渡1188”等6艘标准化校船顺利通过船舶检验、办齐船舶证书,穿上“嫁衣”正式启航,300余名中小学生至此有了属于自己的“水上专列”。
2011年下半年,河池海事局在库区“校船”安全普查中发现,龙滩电站库区内的天峨县三堡乡百龙河、下老乡以及南丹县月里镇等地处跨省交界区域,300余名库区移民子女需自己划竹排、乘渔船及农用船或拦截过路船求学,安全隐患巨大。
发现隐患后,海事部门分别向天峨和南丹两县人民政府呈报了《水上交通安全隐患整改报告》,提出审批渡口、建设标准化校船,满足学生过渡需求的建议。通过多方沟通及建议,两县政府多方筹措资金,交通运输部门优先满足校船“更新改造”建设指标及补助政策,并选择有资质的船舶建造厂,按照安全标准化船型建设要求,分别建造了“桂天峨渡1188”、“桂南丹客0019”等6艘40客位至60客位不等的标准化校船,并配备救生、消防等设施。此外,海事部门根据库区航路实际,免费为6艘“校船”培训了适任、合格的驾驶员。
为确保学生过渡安全,每个渡口均设置了专职水上交通安全协管员,配合海事等部门,在学生集中上下学时候清点学生人数,确保校船不超载营运,维护学生过渡秩序。
据悉,河池的龙滩、岩滩等10余个电站库区,共有近1.2万余名学生需通过渡船上下学。除了上述6艘专门用于学生过河的渡船外,红水河岩滩库区及龙江河沿线的学生过河,主要还是依靠在上下学时间渡运学生、平时用于客运的“兼职校船”。
今年下半年,海事部门组织开展了一次全方位的学生渡运调查摸底、安全整治活动。在活动中,海事、交通部门倡议“编制一张安全教育网,打造一条完全链,组建一支监督队”, 切实打造河池“平安渡、放心渡”民生工程。在监管过程中,各级政府和部门联合探索出“学生平安渡运”监管路线,多次举办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形成学生渡运“五制”安全管理形成闭环链接(即“四级”渡运安全管理责任制、学校与船主包船责任制与备案登记制、学生上渡穿着救生衣制、学生过渡护送责任制)。
近年来,由于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海事、交通等部门强化监管,学生渡运无安全事故发生。 李猛 韦勇吉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 罗昌亮)10月25日上午,市长何辛幸主持召开市三届政府第27次常务会议,听取、审议并原则通过有关议题,研究部署党的十八大期间全市安全生产工...
南丹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丹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