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今年9月中旬的一天,在南丹县渔牧兽医局工作的一位兄弟私下告诉我,说里湖瑶族乡里湖社区王尚屯来了一个不一般的名叫兰平娟的白裤瑶姑娘,鸡养得很不错,才半年不到就搞得风生水起。于是,我带着好奇之心,于9月下旬的一天上午,直奔这位白裤瑶姑娘的养鸡场而去。
这位姑娘的养鸡场建在通往屯里的水泥公路左侧的一面山坡上。养鸡场由一个占地面积七八十个平方米、石棉瓦盖顶、四周用石棉瓦合围、中间分隔成几个小间的简陋棚子和几亩荒山组成。“我叫兰平娟,家在岜地村甲扫屯,是地地道道的白裤瑶。今年4月,听说县里有扶持政策后才决定来这里养鸡的,这养鸡场原来的主人是我外公。”面对我的提问,身材匀称,眼里充满睿智的兰平娟回答得很流利。兰平娟还告诉我,她3年前从学校毕业后,曾在广东一家电子厂打过半年工,在首府南宁一家建筑公司当过2年文秘,在南丹县城搞过半年美发。在外打工几年,无疑丰富了她的生活阅历,增长了许多见识,也积累了一些资金。究其回乡养鸡的理由,兰平娟说,南丹是“中国瑶鸡之乡”,里湖瑶族乡是瑶鸡的发祥地。而王尚屯是近两年名声在外的白裤瑶生态村,也是南丹旅游景区的一个闪光点。加上县里有政策资金扶持,养鸡肯定大有前途。
说干就干,经过短暂的准备,兰平娟在县渔牧兽医局技术人员的帮助下,一次性进了2500只鸡苗。为了尽早掌握饲养技术,兰平娟一边买来书籍自学,一边请教在屯里蹲点的县渔牧局技术员,边学边实践。凭着聪明好学的态度,兰平娟很快掌握了保温、消毒、预防、健胃等饲养技术。兰平娟知道,她养的鸡,必须以放养为主。因此,每天早上她都会把鸡群赶到山坡上,让鸡吃青草吃虫子。中午或晚上,根据实际情况,补充一些诸如玉米之类的五谷杂粮。兰平娟想得还挺周到,她把自来水接到山坡上,在山坡上安装数10个盛水器,鸡渴了随时喝得上清洁的自来水。经过精心呵护,到8月初,兰平娟饲养的2500只鸡均重已有1.5公斤。这时,销售成了兰平娟考虑的首要问题。每个圩日,兰平娟利用空闲时间,到乡集贸市场,到县城的一些宾馆饭店,推销她养的鸡。一来二去,越来越多的鸡贩子和宾馆饭店的采购员,记住了兰平娟的名字和她的养鸡场。很快,上门找她买鸡的人员络绎不绝。9月上旬,她饲养的首批2500只鸡便销售一空。她仔细一算,纯收入有13000多元。
初尝甜头,兰平娟信心百倍。9月中旬,她又一次性进了1800只鸡苗,打算喂到春节期间出售。她坚信,在山坡上放养的鸡,肉质细嫩爽口,是地道的天然绿色食品,肯定会供不应求。为了扩大饲养规模,做大做强养鸡业,她出资着手新建一个面积为100平方米的鸡棚。她说明年养3批鸡,争取上市销售5000只以上。
新闻推荐
黄世勇深入河池·南丹工业园区调研时要求 加快转型升级 提高质量效益
本报讯(记者
李盛勇
见习记者
蒋宽
通讯员
苏艳柳)10月25日下午,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黄世勇深入河池·南丹工业园区调研,...
南丹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丹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