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权晟
通讯员
苏宏流
苏艳柳)车河镇居民反映,因市场建设施工,造成居民门前排污渠堵塞,要求及时给予处理。当日,施工方就重新开出一条新的排污沟。
车河镇社区居民反映,街道夜宵摊经常营业到天亮,十分扰民,希望政府协调处理。经过调查核实,两日后,夜宵摊搬至新规划的地点营业……
“群众有诉求、提要求,在家门口就能解决问题。”反映夜宵摊问题的企业职工刘婷秀说。
在南丹县车河镇成立不到半年的社会管理服务中心,记者看到了车河镇自主研发的信息平台。“信息平台共有信访维稳、惠农政策、安全生产和环保等5个办公系统,目前还在进一步完善。”该中心负责人说,新平台目前已基本实现镇、村、屯三级信息联网共享,对辖区内发生的各类社会问题的采集、分析、处理等全程跟踪管理,逐步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管理目标。
车河镇是南丹县矿产资源最丰富的乡镇之一,享有“金车银河”美誉,境内企业众多,流动人口来往频繁。“管理要创新,首先要创新服务。”车河镇党委书记梁彩艳说,作为南丹县创新社会管理的试点乡镇,车河镇以多元化的为民、便民、惠民服务满足群众需求。
目前,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已在车河镇的村屯、社区、厂矿、企事业等设立了19个流动人口工作室,采集流动人口信息6000多条,个人信息10000多份。中心挂牌至今,共接待群众来访125人次,涉及流动人口劳资、合同纠纷、教育、就业、家庭矛盾等诉求50人次,近400人享受到“一站式”服务,安置流动人口子女入学500多人。全镇刑事案件同比下降58.64%,治安案件同比下降37%,未发生一起重大治安及群体性事件,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得到优化。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作为资源型老工业区,南丹县直面黄金发展期与矛盾凸显期并存的现实,以车河镇为试点,全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该县按照“六个不发生”的要求,切实抓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坚持把稳定作为第一责任,落实党政领导“一岗双责”;深入开展平安建设创建活动,开展了一系列严打整治专项行动;拨款249万元用于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站的建设,组建了一支37人组成的协管员队伍,研发了一套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系统,成为河池市第一个有固定办公地点、有专职办公人员、有专项经费、有专用信息系统对流动人口和出租屋进行管理的县;深化拓展县领导接访制度,深入开展“大排查、大调解、大接访、大防控”和“化解信访积案攻坚活动”,切实解决了一批信访热点难点问题,为实现“富民强县新跨越”和建设“幸福南丹”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闻推荐
本报讯(见习记者
林郁婷
通讯员
苏宏流
田达欢)12月20日至21日,南丹土司文化研讨会召开,来自湖南、南宁、河池等区内外的20多名专家学...
南丹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丹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