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权晟
通讯员
苏宏流
周欣)近年来,南丹县体育事业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2001年至2009年,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2010年被评为“全区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南丹是河池市为数不多同时具有县级标准的体育场和体育馆的县份,投入3200多万元高标准建设县体育场和体育馆。此外,先后投入4000多万元,建设了县文化广场、龙泉广场和金芙蓉广场,三大广场与体育场馆形成了县城体育中心重点格局,有效满足了各种大型赛事和群众健身的需求。
大力推进“村村有体育健身工程”建设,完成了六寨镇农民体育健身中心,以及11个乡镇35个村级篮球场和18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体育健身工程农村覆盖率逐年增加,城乡体育得到协调发展。
为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南丹县先后组织成立了羽毛球、气排球、老年人体育等各类协会,政府每年拨给各个协会3万至10万元不等的专项活动经费,体育部门无偿开发场馆,作为协会活动场地。各协会每年开展各项活动均在30次以上,参与人数上万人,每逢节假日,协会还会邀请周边县(市、区)的群众参加比赛,推动了全民健身。
坚持每年组织专项体育竞技比赛,促进体育竞技水平向高标准发展,在体校重点开展田径、跆拳道、篮球和民族传统体育等训练项目。其中,何鑫参加广西第十一届区运会获女子甲组44公斤级柔道第一名,欧媛媛参加全国青年田径竞标赛获400米栏第一名。在已建立的芒场镇黑泥屯、吾隘镇那地村两个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地,南丹共挖掘出高脚球、背篓球、打陀螺竞赛等33个传统体育项目,其中板鞋竞速曾走进中南海展演,得到中央领导好评。里湖瑶族乡中小学开展了民族体育传承项目课程,培养民族体育后备人才,并在南丹职业高中、月里镇中学修建标准陀螺场,安排专人带队训练。积极与毗邻的贵州各县开展体育活动,举行民族体育项目比赛,推动民族团结。
新闻推荐
本报讯(见习记者
林郁婷
通讯员
苏宏流
田达欢)12月20日至21日,南丹土司文化研讨会召开,来自湖南、南宁、河池等区内外的20多名专家学...
南丹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丹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