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鼓之声
韦鹏雁
农民增收难,是个老问题。但在南丹县,过半的农民现金收入,来自特色生态农业及其衍生的观光农业。在劳务输出大市河池市,这样的成绩十分亮眼。
南丹的经验说明,特色生态农业大有可为,是破解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的一条可持续发展路径。如一亩红心猕猴桃,丰产期产值可达2万元左右,是传统种植玉米的20倍。
广西生态优势明显,发展特色生态农业条件好。各地应立足生态优势加大发展力度,以政府引导、贴息贷款、技术扶持等手段,大力推进特色生态农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产业化,形成一批全国乃至全世界有知名度、有影响力的品牌。
发展特色生态农业,应以市场为导向,切忌行政命令一刀切。种什么,怎么种?应该由市场说了算。政府当好“服务员”角色,要扶持龙头企业,解决深加工和销售问题;要引导规范土地流转、发展合作社,实现规模化、产业化;要协调完善农业保险体系,提升农业的抗灾能力。
发展特色生态农业,还应设法延长其产业链,观光农业就是一条路子。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旅游的蛋糕越来越大,农业旅游越来越受青睐。因此,在发展特色生态农业时,应该统筹规划旅游观光、接待、旅游产品等问题。
新闻推荐
本报南丹讯(记者/韦鹏雁)据南丹县委宣传部消息,8月24日8时许,南丹县新城区铜江路与民行路交叉口附近,发生一起车辆燃烧爆炸事件。经河池市、南丹县两级公安机关现场初步勘查,该事件造成1死1伤。截至24...
南丹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丹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