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新闻 宜州新闻 南丹新闻 天峨新闻 凤山新闻 东兰新闻 巴马新闻 都安新闻 大化新闻 罗城新闻 环江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河池市 > 南丹新闻 > 正文

第104篇 难途(九)

来源:柳州晚报 2015-12-14 09:35   https://www.yybnet.net/

逃亡途中国军溃不成军

河池沦陷再次引发军民大恐慌和溃逃。

国民党军队97军纷纷西撤往军部所在的南丹县城,1944年11月29日傍晚,前线部队也退到南丹城南约8公里的许家村一带布防。

南丹,地处云贵高原向桂西北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境内高山连绵起伏,峰峦迭障,风光卓绝,因历史上出产朱砂向朝廷进贡又地处南方而得名。这座桂西北小城还是桂 、黔 、川交通的重要枢纽,西南公路210国道和黔桂铁路在境内交叉,为历来的“兵家喉地”。

遗憾的是,尽管97军坐拥南丹要塞,但面对混乱不堪的局面,已无心无力驻守。

当时,公路中填满了人流,部队想向前移动几里路很困难,有时部队竟被人流阻隔成几段,而且日本间谍和汉奸的破坏活动十分活跃,军部的电话线路经常被剪断。

张发奎也只能率长官部一路与民夺路,西撤至南丹,然后转道南丹县六寨镇才站稳脚跟。在军民抢道混战中,难民们自然抢不过军队,因而处处可见悲惨的流亡场面。

据史料记载,此时,河池至六寨百余公里的路上,难胞人流不下二三万人,无不挣扎在死亡线上。金城江至六甲 、拔贡 、南丹的铁路线上,装载着军火 、锡锭 、锑锭 、铜板及各种杂货物品的车厢,有的被炸毁焚烧,有的被翻倒道旁,各车站内的行李 、大小箱箧无人认领;难民们在公路两旁树下埋锅做饭,有的用油布或被单拦系在树下遮蔽风雨,有的则在石脚或路坎下露宿到天明;父子妻儿老小都无法互相携顾,虽然手拉着手,一下子就被挤散,各走各路,死活无知,后事更无法料理,弃尸道路,任由后来人践踏,谁也顾不了谁;许多弃置在路边的婴儿,身上夹着生辰八字及家乡籍贯父母姓名,以乞望善士仁人收养,他日有机重逢必当重谢……2015年9月17日,我们从南丹县城沿黔桂公路继续向西行五六十公里,来到了六寨镇。镇宣传委员刘光辉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并将当地抗战历史娓娓道来。他说,张发奎在六寨的那些天是其人生最灰暗的日子,尤其发生在六寨一件惨案不容忘记。

特殊的六寨镇

一路上,我们已经听过了太多的惨祸,六寨惨案又有什么不同呢?我们怀着忐忑的心情跟随刘光辉,走进了六寨镇街道。

六寨镇位于南丹县北部,与贵州省独山县交界,是西南出海大通道的必经之地。

老210国道穿街而过,连通河池 、贵州。镇政府办公楼居小山丘顶,前方为一栋陈旧而风格迥异的西洋风格建筑,大门挂有标牌,上书“抗日战争第四战区司令长官临时指挥部旧址”。

刘光辉说,该建筑建于1934年,最初为西南地区少有的大型车站,张发奎逃到六寨后便将指挥部设在这里。如今,南丹县在此建了抗日战争纪念馆,建筑结构和风貌仍基本保持原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建筑物与丹池公路建于同一个时期,见证了修建丹池公路的血泪历史。

上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蒋桂争夺地盘,李宗仁等为了扩大反蒋势力,竭力拉拢贵州的军政要员;此外,广西军政当局对红七军曾三次进出河池的军事行动,还心有余悸,并认为修通公路后,若红军再到河池一带活动,“军队顷刻即止,及时扑灭,可无燎原滋蔓之虑”。在经济上,当时主持黔政的周西城及以后的王家烈等人,为了从港澳购进军火,否增强军事实力,选择是两广线路最为便捷而与广西签订《黔桂联盟协议》;同是贵州经广西输出的特货(鸦片),路程短捷,经济效益显著;广西也可以从中征收贵州特货过境税,财政上有巨大收入;另外,丹池地区有色金属的储量丰富,修筑该路可以促进矿业发展,增加经济实力,以实现经济“自给”的目的。因此,李宗仁省政当场不惜拨出巨款,悦意修筑丹池公路。

1928年,黔省的贵阳至南寨(黔桂交界)公路开工。同年9月,广西设立丹池公路局,随即进行测量。次年春,广西就丹池路施工问题与贵州协商,达成了“由黔省补助民工约期一年修通”的协议。不久,因受蒋桂战争影响,丹池公路局奉令解散。

1930年5至6月间,贵州派队帮助广西复建丹池公路,并同丹池 、河池两县政府及地方团体商榷筑路办法。只因广西省政当局忙于军事,无暇顾及筑路事宜,以致未能开工。1931年,广西政局稍定后,李宗仁断然决定修筑此路,恢复丹池公路局专门负责修路事宜。

按设计方案,丹池公路起于河池(今河池镇),经车河 、南丹 、芒场,讫于六寨以北的黔桂边界,全长111公里。它东连柳池公路,北接黔省桂南公路,是沟通黔桂交通的主要干线(即现在的大西南出海大通道)。

血汗铸就丹池公路

1932年3月上旬,河池 、南丹公路分局相继成立,专管征调民工的督工事宜。

11月20日,全线各段同时开工。由于施工期限紧迫 、多山地形 、缺乏安全保障措施 、技术条件落后等原因,丹池公路的修建极为艰难,广大军民作出巨大牺牲。据当地史料记载,路基土方工程由河池 、南丹两县民工共18950人担任。全线路及石方工程颇大,尤以大山塘 、打锡坳 、困龙湾 、鸡公口及车河沿岸为多,因此在一年多的施工中,筑路工人逾万,伤亡事故时有发生,加上供给困难,生活艰苦,缺医少药,病亡者为数不少,两项合计死亡民工 、石工达数百人。

1934年1月20日,经黔桂两省有关代表商定,在六寨举行黔桂公路联合通车典礼,由李宗仁夫人郭德洁女士剪彩。丹池公路的建成使桂黔商务关系日渐密切,贵州特货(鸦片)及各种进出口货物均经由此路运销往来于广东及港 、澳各地。丹池地区矿业亦迅速发展,对促进广西经济的发展也起到了立竿见影的作用。1934年,广西财政中的“禁烟罚金”收入1266万元,比上年的863万元增收403万元,增长率达46.%。

筑路时的1931年,纯锡产量仅20400公斤,1934年已达65682公斤,4年间增长2.2倍。另外,公路沿途城乡发生了较大变化,六寨原是山林中不及10户的小村,自公路通车后便成为桂黔交通转运门户,商贾往来频繁,居民很快增至百余家,并建有好几座西式楼房,增设了邮政局,成为热闹的小镇,甚至还建起了公园。

一个边陲小镇竟然在七八十年前就建了公园,听起来倒也很是新鲜。说到这里,刘光辉带我们来到六寨小学门前的山丘脚下,果然有个几近荒弃的公园。山体入口处有石牌写着“中山公园”,再循道进入山间,有抗战阵亡将士暨死难同胞纪念碑立于菜地;有四分五裂的 、由覃连芳题书的“好男儿当报国仇”石碑掩映在杂草里;有碑面被人为凿刻得面目全非的“丹池公路×××(已无法辨认)”纪念碑被重新拼凑在道旁;有残存的丹池公路局殉职石工姓名表,上面记录了密密麻麻的名字和籍贯,包括来自广西 、湖南 、贵州 、广东等全国各地的石工,无不让人震撼。山体背后还有今人所立的革命烈士 、南丹抗日纪念碑。

“当年,公园周边十分热闹,各种工厂林立。”刘光辉说。

丹池公路让往日偏僻的小山村变成了热闹的集镇。此外,刘光辉透露说,其实除了这条路之外,六寨在民国时期之所以如此迅速崛起还跟当地一位名人有关,那便是出生于离六寨不远的龙马庄莫树杰将军。这位将军又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呢?我们决定前往龙马庄一探究竟。

新闻推荐

南丹清洁乡村注重长效

本报南丹讯(记者/韦继川通讯员/苏宏流)“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么大的变化!”5月26日,一年前外出打工的陈先生,回到南丹县芒场镇巴平村的老家时就“懵”住了:村口溪流清澈,村舍整洁干净,各家各户...

南丹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丹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红心猕猴桃选美记2013-08-14 13:01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干好自己那一份2013-05-07 14:11
评论:(第104篇 难途(九))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