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丹讯
2015年,为确保新农合各项工作健康有效运行,南丹县在规范管理上下功夫,使全县新农合工作运行平稳、基金安全可控,群众受益面不断扩大。
规范补偿办法。逐步增加重大疾病保障病种、慢性病种、特殊病种的病种范围,提高新农合重大疾病补偿比例,补偿比例不低于70%,且不设起付线、不分医疗机构等级,不分门诊或住院,新农合补偿封顶线达15万元,充分体现新农合“以大病统筹为主、互帮互助”的原则。同时,降低无责任的各种意外伤害、贵重耗材、进口药品的报销比例,使新农合资金更合理地利用在自然生病群众的报销上,更有效地发挥了大病统筹的保障能力,保障了新农合基金的安全。
规范报销审核。严格把好日常报销审核关口,大额医疗费用报销实行“三关”审核制度,即第一关由审核员对报销材料进行仔细审核,第二关由复核员进行复核,第三关由分管审核的副主任最后把关。同时,通过实地查看、电话联系或去函等方式,向收治医院进行核实,确保报销基金支付安全。
完善监管工作。严格控制县内定点医疗机构实行自费项目比例,执行住院审批制度,有效防止“无指征入院”“挂床住院”等现象的发生。严格控制次均住院费用,县、乡各级定点医疗机构次均费用标准,均经过科学合理的测算来设定,对超次均费用标准的定点医疗机构,采取“月结季扣”的管理办法,提高参合农民的受益度,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安全运行。严格实行新农合系统实时动态监控,即时结报工作实现透明可控,定点医疗机构监管得到不断强化。
2015年,南丹县参合人数达23.76万,整体参合率为99.77%,位居全市前列,比2014年提高0.04个百分点,高出市级下达的目标任务数近4个百分点。共补偿44.29万人次,补偿金额10279.8万元,基金使用率达92.05%。实实在在地为农民群众减轻了医疗费用负担,有效缓解“看病难、看病贵”和“因病致贫、因贫返病”的问题。
(韦胜媚
龙兴慧)
新闻推荐
南丹讯
远处核桃苗木茁壮成长,近处猕猴桃枝架勃发生机……近年来,南丹县城关镇把改变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和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工作重点,积极整合各类扶贫...
南丹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丹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