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丹讯
报警电话响起来了,那是求援信号,那是抢险命令;警笛响起来了,那是奔赴事故现场的冲锋号,那是屯级党员应急救援小分队队员在行动……就这样日复一日,南丹县屯级党员应急救援服务小分队在抢险救灾的磨炼中,一步步走向成熟,一步步走向壮大。
近年来,南丹县通过创新建立屯级党员应急救援服务小分队,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新路子,有效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去年,柳州、来宾、河池三市应急联动联席会在该县召开,推广了这一做法。
“灾害面前,众多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起到了抢险救灾的关键作用。他们不畏艰险,挺身而出,以实际行动彰显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县委书记覃荣化有感而发。
为确保屯级应急救援机制建设规范化、系统化、常态化,该县探索创新屯级应急管理“155”模式,即“一队五有五早”模式。“一队”即在每个大屯大寨创建一支屯级党员应急救援服务小分队;“五有”即有机构、有预案、有装备、有培训、有制度;“五早”即做到信息早报告、苗头早预防、隐患早排查、矛盾早化解、事件早处置。目前,该县已建立健全信息报告、培训演练、隐患排查等制度8项,编制了防火、防震等应急预案5个,完善了信息报送登记、值守记录等记录表6个。
在屯级应急救援管理标准体系建设过程中,该县将“组织机构、法律法规、预案编制、预案演练、宣传培训、预警值守、物资保障、队伍建设、基础管理、应急响应、绩效检测、管理评审”等应急管理12要素有机结合,在农村党员中普及公共安全、防灾救灾和自救互救知识,调动党员群众参与应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村屯应急管理工作逐步实现了从被动应付到主动应对、从依经验处置到依法科学规范处置的转变,应急管理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明显提升。
为加大屯级党员应急救援自救机制建设力度,该县对基层党员、群众进行大培训,把应急自救列为村级“两委”班子和党员大培训的必修课,农业、水利、消防、供电等部门宣讲防灾减灾避灾和自救互救等知识,编写《指导手册》下发到村一级,由县、乡、村党组织召集基层党员和群众骨干学习,并利用农家课堂、远程教育平台,指导科学自救。去年8月19日,车河镇车河村拉当屯、大厂镇龙藏村玉龙5队后山发生山体滑坡,八圩瑶族乡八圩社区牛洞坪屯群众住房内出现8处冒水情况,本屯小分队发挥就近优势,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第一时间疏散、转移群众,配合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开展处置工作。由于反应迅速、处置正确,3起事件中无人伤亡。
县长覃康平介绍说,自去年4月在王尚屯成功创建全区第一支屯级党员应急救援服务小分队以来,目前,南丹县已有30个大屯大寨成立了屯级党员应急救援服务小分队,队员达610人;全县小分队共排查安全隐患125处,上报信息287条,启动屯级应急救援62次,协助扑灭山林火灾11起,协助处置交通事故31起,护送伤员23人,协助转移受灾群众1700多人,挽回经济损失120多万元。
(苏宏流
覃大军)
新闻推荐
南丹讯
近日,笔者从广西首届绿色有机农业生产资料应用技术交流培训会获悉,南丹县芒场镇蛮坝村打希屯成功入选广西首批3个创建“中国有机示范村(屯)”试...
南丹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丹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