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民警对制毒现场进行取证。
南丹讯 随着河池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匡伯彪一声令下,抓捕行动组50余人冲向制毒窝点,当场抓获3名嫌疑人,缴获毒品氯胺酮成品66.34千克,半成品88.44千克,以及一大批制毒工具。这是3月30日,由河池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技侦支队、禁毒支队和南丹县公安局组成的抓捕行动组,捣毁了一个位于南丹县车河镇车河村灰乐屯半山腰废弃畜牧圈内的制毒窝点。
制毒团伙浮出水面
今年3月,南丹县公安局刑侦民警在对全县进行毒情摸排调查时,从各方渠道获悉了这样一条线索:南丹县车河镇韦某、莫某和金城江区梁某等人涉嫌在南丹县制造毒品K粉,数量巨大,并与一些吸毒人员保持联系。随即,案情逐级上报至河池市公安局。随后,市、县两级刑侦、禁毒、技术民警追上线、查下线,层层推进,不断向上下两头展开全面深入的秘密侦查。
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工作,一个制造毒品的团伙慢慢地浮现出来。民警侦查发现,这个制毒团伙的主要成员有韦某、韦某某、梁某、莫某、兰某等人。相关资料表明,这几个人都是25岁至30岁的男青年,具有很强的反侦查能力。摸清了该团伙活动基本组织结构,并掌握该团伙从外地购入大量制造毒品原料和制造毒品工具的犯罪事实后,3月30日,为了防止这个团伙将制成的毒品流入市场,专案组展开统一收网行动。行动由匡伯彪担任行动总指挥,抽调禁毒、刑侦、技侦及南丹县公安局等50余名警力进行全面收网。
山腰畜牧圈擒嫌犯
该团伙制造毒品场地由韦某负责寻找,选址在南丹县车河镇车河村灰乐屯半山腰一个废弃的畜牧圈里,附近只有一家农户,四面环山。该处只有一条狭窄的小路进出,十分隐蔽,该团伙成员便利用这个半山腰废弃的畜牧圈作为制毒窝点。警方调查后发现,通往该场所只有一条小路,而在入口处,随时都可能有人在放哨。如果从这条小路进入该窝点实施抓捕,很容易打草惊蛇,而制毒人员一旦发现有风吹草动,很可能就会闻风而逃,给抓捕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
3月29日,该团伙将制造毒品的原材料、设备全部运输到位,计划在1日至2日内完成整个制毒过程,很可能会在完工后第一时间便将样品转移出去。3月30日中午12时许,民警蹲守侦查后发现,这个团伙无人在路口放哨。此时,收网时机已经成熟,当抓捕组民警撞开山底第一道门时,位于半山腰场所内多名嫌疑人发觉后,向后面的山林逃窜,但其中3名嫌疑人韦某、莫某、梁某还是被民警追上并束手就擒,另两名嫌疑人韦某某、兰某往深山里逃窜。
其中3人有犯罪前科
据警方初步调查,抓获的3名嫌疑人韦某(男,27岁,南丹县车河镇)、莫某(男,28岁,南丹县车河镇人)、梁某(男,30岁,金城江区人)均有犯罪前科。韦某于2007年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刑4年,出狱后2014年又因故意伤害罪被判拘役3个月;莫某于2005年因涉嫌故意伤害罪被判刑1年,2015年12月又因吸食毒品被行政拘留;梁某于2002年因故意伤害罪被法院判处3年有期徒刑。
据调查,韦某、莫某、梁某均为社会闲散人员,无正当职业,无所事事,但又总做发财梦,于是结伴在一起,凑钱购买制造毒品原料、制作工具,并寻找了隐蔽处制造毒品。本想这次可以大赚一笔钱,最终还是落入法网,等待他们的将是严厉的惩罚。
据悉,另外两名嫌疑人韦某某、兰某迫于警方的追捕,于4月1日相继到公安机关投案。 唐旭友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南丹休闲农业点亮农民致富路目前,该县共有休闲农业企业45家,带动周边3500户农户参与
南丹讯 “我这里的土鸡是自家养的,野菜是山上采的,每逢节假日,一天能挣2000多块钱。”4月10日,南丹县城关镇关上村下水屯周氏农家乐的老板周稳一边忙着...
南丹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丹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