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在南丹县城,一种改装后俗称“鬼火”的摩托车,开始受到一些追求“速度与激情”的年轻人的追捧。这类车不仅在街道上横冲直撞,高速穿插,制造高分贝噪音,而且驾驶员多是一些未成年人,存在多种交通违法行为,对道路交通安全造成很大的隐患。
为彻底根治这一交通“顽疾”,还市民一个祥和的道路交通秩序,近来,南丹县公安局从群众反响强烈的问题着手,部署多警种联合开展“灭火”行动,多措施重拳治理“鬼火”摩托车这颗“定时炸弹”。
改装摩托车横行霸道
所谓“鬼火”摩托车,是日本雅马哈公司推出的一种小型踏板摩托车,因车型小巧、外观时尚、速度快而备受年轻人的追捧。而在南丹县城区道路上行驶的“鬼火”摩托车,其实是一种改装过的踏板摩托车,与普通的跨骑摩托车相比,其外观反而更接近电动车。
经调查,改装后的“鬼火”摩托车是在普通踏板摩托车上加装了倒流罩,改变外观颜色和车灯,使车子显得更“炫”;改装排气管,取掉排气管的消声器,使车子发出的轰鸣声比较大;加装大喇叭,使喇叭发出的声音是噪音类的。
经过非法改装后的“鬼火”摩托车,排气管轰鸣声大、车灯迷幻绚丽,在一些年轻人眼中,驾驶其穿梭在马路上很“拉风”,“回头率”很高。现实生活中,这些“鬼火”摩托车随意飙车、超载超速、闯信号灯、危险驾驶等违法行为层出不穷,给城市道路交通安全带来了极大隐患。
不少市民反映说,晚上休息后,这种“鬼火”摩托车经常出没,而且开车的都是一些小青年,头盔也不戴,车还开得特别快,引擎声音故意弄得很响,经常被吓一跳。
4次行动共查获34辆
针对“鬼火”摩托车违法案例给社会、家庭、个人造成的严重影响以及在南丹县城区愈演愈烈的趋势,4月28日,南丹县公安局交警、巡特警、派出所等部门召开联合整治“鬼火”摩托车违法行为碰头会议。
工作中,交警、巡特警、派出所等部门围绕“鬼火”摩托车违法行为和“飙车”交通违法行为高发路段、时段展开“灭火”行动。一方面,以路面固定查缉点及流动巡逻为依托,采取点面结合、蹲点巡查等方式,加强各类摩托车的检查,对查获的“鬼火”摩托车,违法改装摩托车及时进行登记,迅速查清车辆属性、改装渠道、当事人等基本情况,并依法依规给予查扣。另一方面,在查处过程中,加强对涉案车辆、人员的盘查,对涉毒、携带管制刀具等涉案车辆及人员及时移交治安、刑侦部门跟进查处。此外,警方在联合行动中,邀请媒体记者随警采访报道整治工作,曝光“鬼火”摩托车、非法改装摩托车上路行驶及“飙车”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营造浓厚整治氛围,提高联合执法的威慑力。
自4月底以来,南丹县警方共组织开展联合行动4次,查获34辆“鬼火”摩托车。
源头上管控刻不容缓
南丹公安交警在摸底调查中发现,尽管对摩托车非法改装、无证无牌上路、飙车等交通违法行为进行查处,但这些无牌无证“鬼火”摩托车速度很快,而且涉及未成年人及民警执法安全问题,取证很难,这给查处工作带来一定难度。
此外,一些摩托车店随意给车辆改装的行为,无疑也为“鬼火”摩托车的肆意妄为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交警表示,他们对上路的非法改装摩托车进行路面查处是末端环节,如果能够多部门进行源头管理,打击非法改装摩托车的维修店,才能从源头上管控好“鬼火”摩托车。
在整治过程中,民警发现,“鬼火”摩托车驾驶人员多为未成年人及学生,仅依靠公安机关执法查处,难以取得理想的社会实效。希望学校、教育等部门和家庭能共同管教好相关人员,共同维护城区良好秩序。
非法改装、无牌无证的“鬼火”摩托车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公安交警部门提醒年轻人:不要图一时刺激,盲目购买上路。而对查处的违法车辆,交警部门将严格按照“三个一律”进行处罚,即改装车一律扣留;无牌改装车一律按上限处罚;无证驾驶一律拘留。
图为多警种夜间上路查处非法改装摩托车。
新闻推荐
南丹讯 近日,河池市民族事务委员会到南丹县里湖瑶族乡中心小学,给该校陀螺表演队送去奖金。据悉,该表演队表演的《玩转陀螺》,在去年8月内蒙古举行的第...
南丹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丹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