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园鸟瞰图。河池园中区透视图。●设计主题:山水涧·河池情
●展现八个世居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陶醉于刘三姐的曼妙歌声中
“河池园最大的特点就是,它对刘三姐的元素进行了大量的提取,去打造一个‘有声园林\’。”设计师韩峰告诉记者,河池园在绿化中设置了若干石头形态的小型室外音响,用于播放刘三姐的名歌选段,让刘三姐歌声萦绕在游客的耳边,打造特色“有声园林”。
而鸟瞰整个河池园区,它又是一个“飞舞的凤凰”,通过山、水、亭台的有机搭配,营造一幅栩栩如生的凤凰美景。
山水河池 凤凰飞舞
河池园位于园区主干道南面,全园划分为河池世居民族文化区、刘三姐文化景观区、生态山水景观区以及巴马长寿文化区等四个景观区。
据介绍,河池园以“山水涧·河池情”为主题,园区总平面采用祥瑞之鸟凤凰图案进行衍生,水体生态格局在“飞舞的凤凰”周边环绕,突出山水河池的设计主题。全园将河池壮、瑶、仫佬、毛南、侗、苗、水、土家等八个世居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刘三姐歌仙故里文化、巴马长寿文化,与流畅的生态园林布局相结合,打造民族文化特色鲜明、园林景观精致、倡导绿意生活的园区。
走进河池园,入口迎宾大道两侧就设计了两组特色镂空景墙,景墙中安置八组分别代表壮、瑶、仫佬、毛南、侗、苗、水、土家八个河池世居少数民族的特色人物镂空图板,让人一走进河池园,就能领略到河池当地少数民族风俗文化的风采。
而在建筑上,河池园的特色鼓亭也很有看点。亭子是以河池市南丹县白裤瑶族的高脚谷仓为概念进行设计,呈圆柱形锥顶,盖以茅草,尖顶捆扎装饰成宝葫芦形,四周用竹篾编成一个大的圆柱体。谷仓亭帽下的横梁上还挂有四面可敲响的铜鼓,进一步增加了景观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而巴马长寿文化区则以“万寿石林”“命河生命之源”等景观节点,展现河池巴马世界长寿之乡的地域文化特色。“命河生命之源”景点为全园巴马命河水系的源头,涌泉连接蜿蜒溪流的景观形式,象征河池巴马长寿之乡的生命之源。“万寿石林”景点则选择河池本地特色奇石,上面篆刻各种字体的“寿”字,突出河池巴马县世界长寿之乡的文化特色。
歌声飘扬 有声园林
河池园还对刘三姐元素进行了大量地提取,并打造了一个独具特色的刘三姐文化景观区。
景观区中轴上设计了一个大型的刘三姐雕像,是全园的视线中心。雕像用莲花底座象征歌仙中“仙”的寓意,人物造型上为质朴的农家歌女形象,再现了歌仙的风范。
园区西面的两个圆形平台中,种植了两棵林荫古榕,再现传说中刘三姐与阿牛哥对歌时的场景。而相连的半月形平台上,则将“世上哪有树缠藤”等刘三姐经典对歌名句以文化地雕的形式展现出来。
此外,该景观区中还设计了若干石头形态的小型室外音响,用于播放刘三姐的名歌选段,让游客在欣赏河池园林美景的同时,也陶醉在刘三姐的曼妙歌声中。
在绿色植物的运用上,河池园也是颇有讲究。入口区域适当营造地形,种植大规格木棉,下层种植时令花带,中层种植黄槐、红枫、三角梅等灌木,形成入口区色彩绚丽、热烈迎宾效果。园区左右区域分别种植银杏、盘架子、桂花,以及小叶榕、合欢、木棉、白玉兰等,营造丰富多彩的园林景观。
此外,还以柳树为主,点缀水生美人蕉、菖蒲、再力花等,适当结合叠石,在打造多样水景的同时,丰富园区驳岸线。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杨孙山通讯员谢川)观民风、赏民俗、品美食、研学问……尽享邕宁八音文化旅游。9月19日至21日,邕宁区将举办邕宁壮族八音文化旅游节。届时,活动将以八音为主线,为海内外宾客奉上一场精彩...
南丹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丹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