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稳步向前,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迈进,夯实根基固堡垒;5年砥砺奋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改革迈上新台阶,创新机制惠民生;5年戮力同心,文化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释放发展新活力。
回眸“十二五”,改革激发文化活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南丹县文化事业精彩纷呈。
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5年来,该县投入2539万元,完成图书馆、文化馆和青少年活动中心的主体建设,建筑占地面积共4760平方米,并于2013年投入使用;建设完成62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9个乡镇体育中心、70个村级篮球场。
文化广播事业稳步发展。5年里,该县共安装完成广播电视直播卫星工程设备5551套,工程总投入25.26万元,受益村屯701个,受益群众7206户,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97%。此外,还完成了六寨、八圩、车河、月里、里湖、芒场巴平等6个广播电视无线发射台站建设,总投入约158万元,受益群众达9.52万人。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该县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每年均举办门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赛事,同时,还与相关部门联合举办各种体育赛事。“十二五”时期,该县承办了广西青少年男子篮球锦标赛、广西“拔群杯”篮球赛及河池市第五届运动会。同时,加强体育彩票销售管理,扩大体育彩票的销售市场,组织大小卖场活动,体育彩票销售额年年增长。
“在这里,我们可以免费地查阅各种图书,这不仅能充实我们的课余时间,还能学到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呢。”近日,几位利用暑假时间来图书馆看书的学生笑着对笔者说。
据悉,目前,该县文化馆、图书馆、生态博物馆和各乡镇文广站均实行免费开放。“十二五”期间,仅图书馆就接待、服务到馆人数11万余人次,书刊外借12万余册次。
此外,文化馆利用免费开放功能,免费举行各类辅导培训班、节庆文化活动、公益性广场文化活动和美术、书法、摄影等专题展览展演,各种展览展出每年5次以上,各种文艺演出每年30场以上,年均受益人数3万余人,使文化传播真正实现娱民惠民。
加大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力度。5年来,共出动执法人员2.1万人次,检查文化经营单位5328家次,查处违法经营行为56家次,收缴非法盗版光碟1.05万张、非法盗版刊物5938册、“***”非法资料1.4万多份;受理各类举报25起,全县文化市场监管、执法检查覆盖率达100%,举报投诉受理率100%。
“十二五”期间,面临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该县文化产业顺应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经济大局,化挑战为机遇,不断优化布局,调整结构,促进文化市场不断繁荣。该县通过融合、转型、创新,不断丰富文化产业业态。大力推进文化旅游、广播影视、演艺娱乐、网络游戏、印刷复制和广告创意等传统业态发展。抢抓“互联网+”发展机遇,文化创意、软件开发等文化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文化产业机构不断优化,亮点纷呈。
未来5年,该县将加大投入,力争实现90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实现11个乡镇所在地无线广播电视全覆盖,加强文体人才队伍建设,加大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力度,推进群众文化活动深入开展,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让文化在丹城绽放异彩。
新闻推荐
南丹讯
近日,南丹县农业局领导干部到立坳村开展灾后恢复生产技术培训会,该村村干、队干、受灾贫困户等60多人参加了培训会。
&nbs...
南丹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丹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