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悄然离去,“十二五”款款走来。回顾过去5年河池工业发展,我们欣喜地发现,全市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400亿元大关,达到425.55亿元,是“十五”期末151.13亿元的2.8倍,年均增长23%,为“十二五”全市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5年跨越,成绩斐然。总产值的倍增,显示了河池工业发展的潜力,也增强了河池加快发展的底气。但成绩属于过去,未来5年,河池工业这艘大船又将如何航行,驶向何处?
站在“十二五”开局的历史节点上,河池正朝着一个宏伟目标迈进。
根据规划,河池“十二五”工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到2015年,实现全部工业总产值1000亿元,年均增长18%左右;全部工业增加值360亿元,年均增长1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60亿元,年均增长19%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10亿元,年均增长15%左右。
实现上述目标,意味着河池的全部工业总产值、全部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将分别比“十一五”期末翻一番以上,即“四个翻番”。也就是说,届时,我们将再造一个工业河池!
这一宏伟目标的提出,足以体现市委、市政府的信心和勇气,也显示河池发展决策者们的决心和魄力。但要实现这一目标,河池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
有压力才有动力。俗话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但现在河池面临的形势是:我们“慢进”,或者进步不够快,总体来说仍然是在退步。因为其他地方发展太快了!当前,全国、全区都在加快发展,河池作为后发达、欠发展地区,只有更好更快地发展,才能赶上全国、全区水平,才能实现“富民强市”新跨越。
河池资源丰富,有色金属、水电、桑蚕等等有着独特的优势,但关键是怎样用好资源,充分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益,不断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真正实现以资源换产业的目标。
总结多年来的发展经验,河池工业必须要转型升级,不断做大做强做优,才能有更大的发展。在谋划河池工业“十二五”发展时,“做大做强做优,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成了最重要的指导思想。
为此,在未来5年,河池要大力实施以“百亿产业工程、亿元企业工程、名牌精品工程、产业环境工程”为重点的“产业振兴计划”,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型有色金属、清洁能源、生物化工、绿色长寿食品、茧丝绸等特色优势工业,构筑新型产业基地,打造一批百亿产业、百亿工业园区、百亿工业产值县,促进特色优势产业集聚发展,真正把河池工业做大做强做优。
具体说来,就是要努力推进“三个百亿工程”,全力打造“六大产业基地”。
三个百亿工程:一是培育壮大4个百亿工业强县,即金城江、南丹、宜州、环江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分别突破百亿元;二是培育4个百亿工业园区,即河池城区工业园区、南丹工业园区、宜州经济开发区、环江工业园区工业总产值分别突破百亿元;三是培育3个百亿元企业,即南方公司、华锡集团、广维化工等三个强优企业工业总产值分别突破百亿元。
同时,积极打造新型有色金属、清洁能源、绿色长寿食品、生物质化工、桑蚕丝绸、优质饮用水“六大产业基地”。争取到2015年,六大优势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755亿元,占全部工业的88%。其中有色金属产业完成400亿元,电力产业完成150亿元,食品加工业完成75亿元,化工产业完成60亿元,茧丝绸产业完成30亿元,优质饮用水产业完成40亿元。
迈入“十二五”,河池工业蓄势以待,再造一个工业河池的宏伟目标,已昂首起步!
(记者
李盛勇)
新闻推荐
本报讯
3月2日,河池市召开“巾帼创新年,建功十二五”女企业家座谈会,10多名市女企业家协会成员共济一堂,探讨企业发展、回报社会等问题。市人大常委会...
河池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河池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