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新闻 宜州新闻 南丹新闻 天峨新闻 凤山新闻 东兰新闻 巴马新闻 都安新闻 大化新闻 罗城新闻 环江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河池市 > 河池新闻 > 正文

一心向党终不悔

来源:河池日报 2011-04-18 10:06   https://www.yybnet.net/

 

光阴荏苒,我已是一个85岁高龄的老人了。一生中,我有两位母亲,一位是亲生母亲,另一位是敬爱的党。

1945年,我在老河池(今河池镇)初中读书,学校来了两位中共地下党员,分别是上地理课的韦章平老师和上语文课的黄史山老师。空余时间,两位地下党员暗自给思想进步的学生传授党的知识,我有幸聆听,初步懂得“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道理。

1952至1954年,我在广西师院读书,申请加入共青团,由于出身地主家庭,先后三次申请全都落空。我并没有灰心,暗自下决心参加工作后,再创造条件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7年,我从外地调回河中,很快成为骨干教师,于是满怀希望向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一而再再而三,但每次都以失望告终,还是出身惹的“祸”。然而,我不泄气,通过反复阅读领会党的章程,我懂得了出身不由己,家庭出身不好的人,照样可以入党,关键在于个人的努力。我坚信,组织迟早会理解我的,总有一天我的入党愿望会实现。

想不到,在十年动乱期间,我被划为“五类分子”,戴上了“地主分子”和“三青团员”两顶黑帽,随即被剥夺教鞭,日夜接受批斗,受尽了冤屈。一个黑夜,两个红卫兵把我推下河去,问我还有什么话交代吗?我一直咬紧牙关,不答话,也不流泪,快到黎明时我被押回宿舍,门口站着一个背着小孩的农妇,走近一看,原来是我的老伴,她来探望我,伤心加感动,泪流满面,夫妻悲痛得一夜无语。

母亲也有错怪儿女的时候,儿女受点委屈算不了什么,母亲终究会理解儿女的。文革后期,罗庶延老人和老党员韦海潮如实反映我的清白历史,戴在我头上的两顶黑帽被脱掉了,1975年与农民“三同”锻炼一年后,再经过文革处遗,我恢复了名誉,重新走上了讲台。

年过半百重抖擞,没有党拨乱反正,我的人生仍笼罩阴霾,党是我的再生父母!我暗暗下决心,再为党培养人才,为母校争光。

不久,我把数十年对党的一腔热血和盘托出,再次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我还用几句诗表达心意,即“往事蹉跎,年华已过,喜晚晴尚好,余热犹温;而今而后,誓效驽骀奋。不为升官不为钱,只求真理注心间;四化高楼十亿起,愿作小卒运一砖。”1981年12月18日,学校党支部召开大会,10多位党员一致举手表决通过我入党,1982年1月21日,河池县委正式批准我入党,那年我已经56岁。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为了表达对党的感激之情,在已届退休年龄之际,我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全身心投入三尺讲台,精心培育祖国栋梁之材。三十五年育桃李,我的学生遍布全国各地,不乏北大清华学子,他们已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1989年退休前后,我长年爱写些文稿报道本校的教学成就,多年被评为河中支部优秀党员和河池日报的优秀通讯员,还做了金城江老年学校三年的校长,与其他老人们共同欢度夕阳晚景,实在感到乐哉优哉,这怎能不感谢党培养的结果呢?

现在虽然85岁高龄了,但我仍然执笔爬格,抒写对党的恩情,共产党是我一辈子的大恩人,我仍在发挥有限余热,感觉“爬格不知人已老,名利于我如浮云。积德福量大,行善寿源长”足矣。

 

韦光前

新闻推荐

河池市与北京惠农资本公司签约 促进河池龙头企业发展

本报讯

 

4月19日上午,河池市与北京惠农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签订框架协议,就重点促进河池各行业龙头企业的高速、稳健发展提出战略合作。

 

 

&nbs...

河池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河池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一心向党终不悔)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