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青水秀生态美”,这是温家宝总理去年春节期间视察河池时,对河池市生态建设和保护工作给予的高度赞扬和寄予的殷切希望。
河池能获得温总理的高度评价,并非虚名。近年来,河池生态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从昔日的“癞子头”到如今的“绿油油”,巍峨的大山见证着河池生态发生的显著变化;从曾经的“恶臭难闻”到如今的“清澈见底”,蜿蜒流淌的河水述说着河池生态建设的累累硕果。河池这座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城市,在经济建设取得瞩目成绩的同时,一直没有忘记为建设绿色宜居家园而努力。
如今的河池大地,山清水秀,环境优美。据统计,2010年全市林业用地面积达到3750万亩,排广西第五位;有林地面积达到3326万亩,排广西第三位;森林活立木总蓄积量达到6000万立方米,年均增长321万立方米,人均活立木10.9立方米,排列广西第三位;森林覆盖率也由“十五”期末的52.95%提高到66.58%,高于全区平均水平8个百分点;全市人均林地面积达8.1亩,生态资源优势凸显。
过去,由于受落后的生产方式所制约,河池植被减少、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化问题突出,不断扩大的耕地面积主要来自于对林地和草地的破坏。加上长期以来重开发、轻保护,以及不断增长的人口压力,河池的生态环境一度十分脆弱,严重阻碍了河池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面对严峻的形势,河池提出了“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发展思路,借着西部大开发的春风,生态环境建设被摆到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河池很快成为全国最早的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试点地区,享受到国家诸多生态建设优惠政策。
近年来,特别是全市第二次党代会以来,河池先后组织实施珠江防护林工程、封山育林工程、石漠化治理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国家级生态效益补助工程、速丰林工程等国家或自治区林业重点工程,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有力地促进了生态的改善。
打响生态保卫战第一战的要数退耕还林工程。河池市实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建设项目后,实现了农民增收、生态改善、社会和谐的预期目标。2008年以来,国家共下达河池市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计划总投资3.33亿元,其中中央专项资金2.5亿元。截止2011年5月底,已完成投资2.63亿元。
退耕还林工程不仅使得生态环境得以改善,更使群众得到实惠。退耕还林成为扶贫帮困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实施后,项目区贫困面貌有了较大改变,2010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599元,比2007年的2495元增加了1104元。退耕还林农户的口粮问题基本解决,农村特色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农村劳动力就业困难得到进一步缓解,农村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巩固,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得到进一步加强。
(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河池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人员名单 (2011年8月27日河池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六次会议通过)
任命:(一)何辛幸为河池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二)韦庆恒...
河池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河池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