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韦剑平
通讯员
吴万勇)
2012年,是河池扶贫攻坚实现跨越发展的一年,从“扶贫开发”到“开发扶贫”的思路转变,从“整村推进”到“整乡推进”的扶贫模式探索,从基础设施建设到扶贫产业带动,全市扶贫攻坚硕果累累。
作为后发展欠发达地区,在国家实施新一轮扶贫攻坚中,河池仍然成为全国、全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根据国家新扶贫标准,全市贫困人口达162万人,贫困村1133个,扶贫攻坚任务异常艰巨。
转变思路,是实施扶贫攻坚的首要任务。市委、市政府提出了“锁定目标、分段推进、基础提升、产业带动、能人带领、教科引领、保障支撑、易地发展、连片推进、生态维系、责任保证、健全机制”的新时期扶贫工作总体思路,通过做大做强扶贫产业,带动贫困群众走上脱贫致富道路。
2012年3月,全市集中开工110个扶贫项目,总投资5.33亿元。扶贫项目的实施,极大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落后状况,推进扶贫产业壮大发展。
多方筹措资金,是实施扶贫攻坚的基础。2012年,全市共争取到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14亿元,同比增长41.7%。同时,全市组建了11支开发扶贫攻坚工程服务队,共选派379名机关干部担任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或新农村建设指导员,为实现扶贫攻坚目标提供坚强保障。
在开发扶贫攻坚中,河池市狠抓基础提升工程,全市共投入4000万元,修建村级公路600公里;投入1.36亿元,建设屯级道路1166公里。落实各级配套资金1.6亿元,消除茅草树皮房5292户,完成危房改造26200户。投入1.8亿元实施农村饮水项目,解决25.4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
狠抓开发扶贫产业带动工程,全市以“会战形式”在全市培植发展核桃、油茶、火麻、香猪、瑶鸡、高淀粉薯类、桑蚕、糖料蔗等8大产业,共完成糖料蔗种植面积132.5万亩,桑园面积72万亩,完成核桃种植29万亩,特色水果3.85万亩。
为大力发展核桃产业,河池市成立专门工作领导小组、核桃产业办公室和核桃产业开发研究中心,提出整市推进核桃产业发展思路,重点发展红水河经济带,建立凤山、都安、大化、东兰、巴马、南丹、天峨等7个核桃生产基地县,力争2015年全市核桃种植面积由现在的15万亩发展到200万亩,目前全市已落实2012年度29万亩核桃种植任务。
大安乡“整乡推进”扶贫开发,是河池市实施扶贫攻坚模式的成功探索。大安示范区总体规划建设项目投资达6.4亿元,目前已整合资金1.62亿元,按计划实施122个子项目,已完工49个,基础设施及扶贫产业项目推进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2013年,全市开发扶贫工作,重点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贫困山区生产生活环境;推进农村扶贫产业建设,拓宽贫困群众增产增收渠道;推进农村教育扶贫工作,提升贫困农村劳动力素质和能力;推进农村生态扶贫工作,提高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农村发展的组织保障;推进扶贫创新工作,探索河池扶贫新出路,确保实现全市162万贫困群众走上脱贫致富道路目标。
新闻推荐
河池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主席团常务主席名单(2013年1月15日河池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主席团第一次会议推定)
黄世勇(壮族)
秦
斌
汪利生
罗建文
罗日新
潘育伟(壮族)
何良军黄光华(壮族)
韦志鹏(壮族)&...
河池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河池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