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直接排入河中。
成堆的垃圾倾倒在河岸边。
流经河池城区的约8公里龙江河河段,近年来上游很少发生大洪水,河道自洁能力下降,但城区市民向河岸及河道丢弃垃圾和排放污水却越来越多。“长此以往,河池城区龙江河段可能会变成一潭臭水。”2月19日,河池市海事局局长张宗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达了其对龙江河垃圾、污水问题的担忧。
垃圾成堆污水乱排
2月18日上午,记者跟随河池市海事局、市综合执法局,对龙江河城区河段进行巡查。执法人员乘坐橡皮艇从老街桥到九龙桥,一路查看河道及两岸的垃圾丢弃、污水排放情况。据统计,该河段共有16处成堆垃圾,4处污水直排点。
据市城建监察支队支队长助理陆玉才介绍,河道南面的河池城区人流较大,河岸上以生活垃圾为主;北面较为偏僻,河岸上经常被人整车大量偷倒建筑垃圾。污水排放主要是老街社区一些住户将生活污水直接排入龙江河。
在河道南面的江南西路,白天人流攒动,市民素质参差不齐,一些人随手往河岸丢垃圾,一些人有公厕不去,直接在河岸小便;夜晚,该路段变成宵夜一条街,部分不良商家为图方便,把垃圾直接倾倒在河边。记者乘船经过该河段时看到,一些烧过的煤球被成堆地丢弃在河岸,有的已滑落到河里。
经常到龙江河打鱼、游泳的市民杨维加说,他经常看见死猪死狗、整包的垃圾袋飘浮在河面上,河岸也经常有人丢下各种垃圾。有一次,他在河中钓鱼时看到,有人在江北路边将一车疑似酒店餐饮垃圾沿着河堤倒入河中,引来成群鱼虾抢食。
多次清理仍难根治
春节前,市海事局、市环卫处等多个部门的工作人员,对龙江河河道及河岸进行了清理。市海事局党总支副书记韦正达说:“我们单位工作人员和临时聘请的渔民,每个月都清理两次河面漂浮的垃圾,多的时候收集到上千斤各种垃圾。”即使这样,没过多久,龙江河的垃圾又多了起来。
目前,城区环卫工人每天都上门收垃圾,为何还有部分居民往河里丢垃圾?带着疑问,2月19日上午,记者来到老街社区第6组和第7组之间的老街码头走访。在码头大榕树旁,一大包装着鸡毛、酒瓶等生活垃圾的塑料袋被丢在岸上,河边还堆放着几大包垃圾袋。记者走访了7位社区居民,其中一位姓陈的阿姨解释,可能是附近居民不愿把一些有浓烈气味的垃圾放在家门口,便舍近求远将垃圾丢到河中。
随后,记者分别联系了市海事局、市市政管理局、市综合执法局、水利局等主管部门,这些部门负责人普遍反映,河道两岸有部分居民、行人文明意识不强,经常随意向河道内丢垃圾,是龙江河垃圾难以完全清理的主要原因。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在2007年污水管网未铺设之前,城区的污水大多直接排放到龙江河,鱼虾几乎绝迹。河池城区污水处理厂和污水收集管网铺设完成后,城区河段的水质明显变好,两岸的游泳、钓鱼爱好者也逐渐增多。
但是,市市政管理局局长农文广告诉记者,由于征地问题,排污管道只设到水厂码头,从该码头到老街桥的污水未能纳入管网。记者从老街走到老街桥,一路上发现有几处生活污水不断流入龙江河内,污水排放点附近河水浑浊腥臭。
在城区河段有一处较大的排污口,虽然位于污水管网范围内,但是由于该排污口海拔标高低于整个管网,所以未能纳入管网。农文广说,市政局在建设管网时,曾努力寻找该排污口的路径走向,以便截留污水将其纳入管网,但是该排污道是上个世纪80年代建成的,没有留下走向图,无法找到路径将污水截留。
龙江河何时能够还原山清水秀?这应该是生活在这座城市居民非常关心的问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条河流目前的状况,并不是一两天就能形成的。在希望相关部门采取措施整治的同时,市民更应从自身做起,保护龙江河。对于龙江河环境整治问题,本报记者将继续关注。
新闻推荐
2013年2月19日,全市共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477起,其中查处超速行驶41起、涉牌涉证106起、违法停车146起、客车超员6起、疲劳驾驶16起,其他违法行为162起;共...
河池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河池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