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是利民之策,强国之要。经过多年努力,河池经济实力持续增长,但目前在全区仍处于“前有标兵,后无追兵”的窘境,尤其是经济发展方式落后导致许多问题凸显,全市经济发展已经走到一个重要的“十字路口”,唯有开创经济新型,走提质升级之路,才能突出重围,逐步摆脱落后面貌。
开创经济新型,要以实施“产业增量提质工程”为抓手,优化新布局,开辟新园区,打造新产业,建设新项目,形成新效益,筑牢并不断壮大全市经济加快发展根基。要根据资源禀赋和基础条件及可塑优势,加快建设东北部通道工业和现代农业带,形成全市新型有色金属、生物质化工、机械制造、食品加工、蚕丝绸和大型粮、蔗、蚕等现代农业基地的现代产业主力区域;加快建设南部沿江(红水河)工业和特色农业带,形成全市新型建材工业、制糖工业、重大物流和特色种养的特色产业聚集区域;加快建设西北部长寿养生旅游和生态农业区,形成全市高端养生、新型旅游、长寿食品加工、绿色能源和生态农业的健康产业主要区域,实现生产力布局的进一步优化。在这些区域中,依据功能定位,建设相对专业的新型产业园区,引入国内外强优企业,以商招商,以商带商,集聚先进生产力。
开创经济新型,要全面推进产业创新行动。大力实施生态环保型有色金属产业示范基地建设规划,强力整合原有的有色金属企业,大力提高有色金属产业集中度,加快实现这一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发展;其他产业也要按照转型提质要求,以更高标准,实行新建与改造并举,转型与提质并进,加快提升产业技术高度和规模强度,加快解决企业散小、行业低端、产业粗放问题,努力实现企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双重优化,进而实现经济结构的全面改善,增强全市经济竞争力和持续发展力。要特别重视利用特色资源培育蚕丝绸、酒水业、食品加工、长寿养生等特色产业,进一步构建人无我有、人有我强的特色产业新格局。要加大产业创新力度,努力实现传统产业技术创新,现代产业产品创新,新兴产业增量创新,促进产业“幻想成真”、“无中生有”,激发经济成长的潜能与活力。
开创经济新型既是对河池发展的新考验,也是河池经济跨越发展的最关键。我们不仅要有前所未有的勇气,更要有前所未有的智慧;不仅要有实现短中期目标的战术思路,更要有实现长远发展和全局创新的战略思维,做到智勇兼有,远近兼顾,大小兼收,只有这样,开创经济新型才能成为现实,建设幸福新河池才有强大的物质基础。
新闻推荐
本报讯
2月19日,河池市交警支队一大队组织民警深入金城江区水洞社区,开展节后春运交通安全知识宣传和事故预防宣传,向广大群众普及交通安全意识,巩固...
河池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河池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