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韦学铖)“一把芝麻撒上天,落下山歌万万千;如今广西成歌海,都是三姐亲口传。”河池是歌仙刘三姐的故乡,有人处即有山歌,唱山歌更是广大老百姓喜迎节庆的重要方式。如今,传统的山歌还搭上现代网络快车,广为传播,不失为山歌传承的新形式。河池网“三姐歌圩”版区在除夕前举行“迎新春网络山歌赛”,得到各地网友的热捧,在网上过了一个“山歌年”。
“不管是形式,还是内容,山歌都寄托了我的乡愁。”网友“左边”说,尽管从小就听到山歌,但她真正地爱上山歌,从而学唱山歌,还是在“三姐歌圩”里开始的。“远离故乡,才会关注故乡的一点一滴。”她说,看到比赛启事后,她立即“斗胆”创作一组山歌作品,“比赛跟平时在网上对山歌不太一样,一要求高质量,二要把作品作为给河池父老乡亲拜年的‘礼物\’,所以我很严肃。”
报名参赛后,“左边”在酝酿作品时,竟然无从下手。一直听到窗外的鞭炮声噼里啪啦地响起来,她脑海里想起从前在家过年时的种种情形,马上决定用过年对山歌时男女青年对唱的场景来创作比赛作品——“炮竹声声辞旧岁,好比上天响春雷;歌台摆有四特酒,哪个手快得奖杯。”“一口气写下一组山歌后,我发现我流泪了。”“左边”说。
“任逍遥”是融安的一位网友,他在融安县城经营着一个小店。“因为工作时间不固定,平时在等送货电话时,我喜欢上网打发时间,有一次,在‘三姐歌圩\’浏览网友的山歌时,我发现自己是多么喜欢山歌。”他说,从此他一发不可收拾,活跃在网络各个山歌群里。
“大过年的,许多商店都关门了,所以我们特别忙,但是,再忙我也没忘了唱山歌。”“任逍遥”说,大年初二那天,他一个人就送了80多罐煤气,自己也不知道爬了多少层楼,“如果不是边爬楼边哼山歌,估计早就脚软了。”“阿哥对妹微微笑,同台歌唱闹年宵;出门打拼虽然累,心中想妹乐淘淘。”他在参赛作品里,给自己虚拟了一个“良辰美景”。
与上述两位不同,也有合作创作参赛作品的网友。“我给一个歌友发一首山歌短信拜年,她就给我回了一首,我再发一首,她又回一首。”一位网友说,这一来二去的,竟也有十来首山歌,于是整理一下,当作参赛作品,发到“三姐歌圩”。
“山歌拜年,在歌友当中不算新鲜事,但今年我收到蛮多网友的拜年山歌,心里非常高兴。”广西山歌王、“三姐歌圩”版主“寒酸”表示,早年他还担心山歌传承会出现“断层”,现在看到网友喜欢用山歌拜年,这种担忧就消失了。“我们壮族山歌的境界是‘以歌代言\’,网友们能随心所欲地用山歌拜年,表达自己的情感,这证明网络山歌的水平慢慢得到了提高。”
新闻推荐
朱子安是金城江区老河池镇人,去广东打工已经5年了,每年春节他都会和一起去打工的亲戚结伴回家过年。2月16日,朱子安依旧和往年一...
河池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河池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