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河池市启动了服务项目多、便利快捷的“一站式”社区服务站。日前,本报记者走进市城区中山社区服务站大厅,只见窗明几净,宽敞舒适,等候区和办事区设有椅子。服务台前党员服务、人口计生服务、社会劳动保障等5个牌子让人一目了然。社区服务站服务项目多达三四十个,群众来这里办事,一般性事务十几分钟甚至几分钟即可办好。
这是服务站建立后的情形,之前是什么情况呢?以59岁的中山社区低保户廖炳英为例,两年前他为了申请廉租房,要跑街道办、住建局等好几个部门,也不了解要什么手续、资料等,办了几天没办好,急得都想哭了。现如今,如果廖炳英去办同样的事情,因为方便快捷,他会是何等的高兴。
社区服务站的设立,是在政府职能转变的大背景下实现的。形势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在改革开放几十年后的今天,城乡居民对于政府角色的期待,可以说服务多于管治。单一的领导型的政府,在新形势下将显得无所适从。最明显的特征是该做的不做,不该做的却做了,最终落得个“吃力不讨好”的尴尬。因而政府职能转变实在是形势逼人,不转不行。河池市在中山等社区开展“一站式”服务,让办事群众“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街道”,就是建设服务型政府迈出的一个实质性步骤。
当然,几个或几十个服务站的建立,并不等同于政府职能的真正转变。真正的转变是施政观念的变革,工作方式的调整,工作内容的更新。只有这样,转变才是全方位的根本转变,“服务型”才得以真正确立。当然社区服务站的意义是明摆着的,它是个良好的开端。
从社会管理创新的角度来说,社区服务站的建立,既是有益的探索,也是成功的实践。这种以服务为主要特征的社会管理模式,左右逢源,顺风顺水。原因不是别的,而是贴心的服务换来了真正的和谐。
新闻推荐
产业有多种多样,就发展前景来说,有的如西边太阳,不断地坠落、黯淡,有的像东方地平线上的喷薄日出,展示万千气象。从无到有,由少到多,覆盖10万农户,年接待游客160...
河池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河池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