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黔东南专电(记者
罗昌亮)4月15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黄世勇,市长何辛幸率河池市党政代表团到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考察学习,学习借鉴黔东南州先进城市建设和旅游产业发展经验,助推河池城镇化和旅游产业加快发展。
黔东南州成立于1956年,总面积3.03万平方公里,辖16个县(市),居住有苗、侗、汉等33个民族459万人。近年来,黔东南州州委、州政府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强力推动城镇化带动战略,大力实施“向山要地”工程。当前,州政府所在地凯里市处处是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
在具体工作中,黔东南州按照中心带动、新区先动、产城互动、项目牵动、多措联动、特色触动、考核推动工作思路,狠抓城镇化规划、建设和管理。全州打破行政区划限制,编制完成了跨行政区域的城市总体规划——凯里麻江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规划面积由原来的248平方公里扩大到800平方公里。同时,依托骨干路网建设,以完善新区功能、改善提升旧城区功能为重点,加大老城区和“城中村”综合改造力度,促进城市整体连片开发,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互动发展。
在旅游产业发展方面,黔东南州通过坚持高位推动、坚持规划引领、实施品牌带动、努力融资开发、注重文化传承、强化宣传促销六大措施,全面推进旅游产业发展。2012年,全州接待游客240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98.5亿元,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占全州GDP总量的47.6%。
当天,在黔东南州有关领导陪同下,河池市党政代表团先后考察了凯里-麻江同城化建设、凯里锦天纺织有限公司、凯里民族风情园鼓楼、凯里城市综合体集群、凯里滨江道路系统玻璃厂风雨桥等项目建设情况,并参观考察了世界最大的苗寨——西江千户苗寨旅游发展情况。
在当天下午举行的座谈会上,黔东南州州委书记李飞跃对河池市党政代表团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李飞跃说,黔东南州城镇化和旅游产业得以加快发展,主要是抓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转变思路,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二是抓项目、抓投资,促发展;三是抓特色,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李飞跃表示,河池有许多值得黔东南州学习的地方,希望两州市建立长期的走访合作机制,通过相互学习,借鉴经验,促进两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黄世勇、何辛幸对黔东南州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黄世勇说,河池市党政代表团这次黔东南州之行是慕名而来、学习而来。黔东南州的开发建设理念、眼光、气魄、精神、干劲和效果,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经过参观考察,代表团成员感触很多,震撼很大。回去以后,我们要把黔东南州的好经验、好做法运用到具体工作中,推动河池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全力推进幸福新河池建设。
座谈会上,河池市还与黔东南州互赠了纪念品。
黔东南州领导梁承祥、杨华昌、耿生茂、石干昌、姜学东、洪金洲等陪同考察或参加座谈会。市领导刘先明、黄光华、莫宏盛、徐钦恒,以及市政府秘书长吴家权和11个县(市、区)主要领导、市直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考察学习。
新闻推荐
本报讯(见习记者
潘雪娜
通讯员
廖华)“学校校舍建筑都建有档案,你可以从中查到校舍的年代及安全状况等,且详细的档案记录都保存在各县(市、...
河池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河池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