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张锐锐)“如果早些时候带父亲去体检,悲伤也不至于来得这么早。”由于父亲被查出病情已属于癌症晚期,并于4月4日清明节当天匆匆离世,金城江区的覃女士仍悲恸悔恨不已。
遗憾不能第二次错过。办完父亲丧事后,覃女士硬是动员不情愿的母亲到医院做个全身体检,直到懂得母亲身体无恙才安心。“以后一定每年定期带老人体检,也算是尽女儿的一份孝心吧。”覃女士说。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保健意识的增强,“有病才去医院”的理念已经过时,“不去医院才会有病”成为共识。给父母送份“健康”大礼,才是子女尽孝的最好方式。
记者从河池城区多家医院了解到,以往医院体检中心的“主力军”一直是单位集体体检,以及入学体检、驾驶员体检等带有一定强制性的体检。而真正自愿掏腰包体检的人数很少,一般不超过总体检人数的5%。据医院专家分析,究其原因就是大多数年轻人对自己的健康过于自信,健康意识淡薄。另一方面就是大多数老人认为自己有什么病自己知道,体检是一种浪费。
记者随机采访也验证了医院专家的说法。不少老人认为,年老体衰是自然规律,频繁体检不光麻烦子女,一旦查出什么病更是影响心情。不少年轻人认为健康是到老年退休以后的事,“如果父母没有明显病症,不会主动陪老人去做健康体检,自己更不会轻易去体检。”
据市人民医院提供的一份《全市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健康体检状况分析》显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压力的加大,运动量的减少,许多老年性疾病逐渐年轻化,健康状况不容忽视。
每况愈下的身体状况让很多市民不仅注重自身体检,也促使“孝心体检”在河池逐渐升温。去年一年,市人民医院体检科体检总人次突破2.3万人次,其中集体体检1.25万人次,零散体检(自费体检)3952人次,个人自费健康体检的人数上升很快,接近达到了总人次的20%。
“年轻人带父母做体检增多了,这不仅是医院自费体检人数上升的一个重要增长点,也成了一种新的尽孝方式。”市人民医院体检科覃主任说,为员工定期体检是单位的一种福利,而市民关乎自己以及父母的身体健康,更是对自己、亲人和社会的一种责任,这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覃主任建议,定期体检能够提前发现一些疾病的征兆,把疾病对自身的危害降到最低,减轻社会和家庭的压力,不管是对年轻人还是老人都很有必要。“尤其对老年人,尽孝心不光是在物质上,关注父母的健康才是最重要的事。”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见习记者
龙隆)
市城区的清洁卫生一直为市民所诟病,但市民所不知道的是,许多环卫工人每天凌晨3点钟就要起床打扫卫生,一直辛苦到第二...
河池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河池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