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会议上所作的《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是我党一部极其重要的纲领性文献。报告主题鲜明、内涵丰富、思想深刻、论述精辟,是新时期、新阶段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宣言,是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的行动纲领,是指导我们各项工作的行动指南。所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一定要从新的高度、新的视角、新的思维进一步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把科学发展的理念贯穿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过程,真正做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一、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
十八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表明科学发展观已经成为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总结。十年的奋斗历程表明,科学发展观在实践中形成而又在实践中得到贯彻落实,从而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并取得了一系列新的历史性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是历史的必然,是党心所向、民心所向。
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具有极其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首先是进一步突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有效增强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性和权威性;二是有利于全党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确保我国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三是有利于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确保科学发展观得到全面贯彻落实,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行动指南
党的十八大庄严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其内容包括: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这个目标鼓舞人心,催人奋进。
过去十年,我们之所以能够战胜国际国内的一系列重大挑战,取得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性突破,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我们始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发展步伐。这是我们最可宝贵的历史经验。面向未来,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应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必须把科学发展观作为行动的指南,并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要发展。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重要法宝。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最近十年来,我们所取得的一切成果,都是建立在发展的基础之上的。
坚持发展的观点,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义,就是要时刻牢记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发展方式和机制体制,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科学发展观是“五位一体”建设布局的理论依据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从“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的进步,是十八大报告的一个创新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这是总揽国内外大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部署。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就是坚持“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改革开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可持续,就是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使人民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活,实现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
由上可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不仅要把经济建设搞上去,还要做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五位一体”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四、科学发展观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金钥匙
坚持以人为本,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十八大报告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要坚持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是要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首位,切实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保障人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正是基于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思想,十八大报告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任务来加以论述,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和解决的具体办法。其中包括: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等六个方面,切实解决广大人民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民生基本问题。这充分体现了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是科学发展观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的具体运用。
(作者系河池市委宣传部原副部长)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记者
高东风
通讯员
甘
艳)
4月8日,记者从河池高速公路运营有限公司获悉,由于准备充分,清明小长假期间,该公司所辖路...
河池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河池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