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年的艰辛创业,十八年的砥砺奋进,广西河池市南方有色集团主要领导对“企业家”有着不同寻常的解释,在他们看来,“企业家”即一个企业就是一个家,企业负责人就是这个“家”的“家长”,员工就是“家”的成员。多年来,公司领导致力于当好“家长”角色,用心经营,让员工们在企业里尽享“家”的温馨和关爱。
2010年12月,对于公司员工韦凤基来说,可是最为揪心的月份,几次诊断后,丈夫梁华欣被确诊为鼻咽肿瘤,要治好丈夫的病需巨额医疗费用,可韦凤基夫妇俩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压力确实不小。这一结果搅得他们全家人都乱了阵脚,家中所有的积蓄一下子全部掏光,能借的亲戚都已问遍……就在他们一筹莫展之时,公司为他们全家人点燃了生活的信心:先是韦凤基所在的部门为她捐了4000多元,随后公司领导慷慨解囊,并向公司各单位发出倡议,短短几天,公司全体员工为她募集到了两万多元的爱心捐款。
涓涓细流汇成爱河,怀揣着公司员工无微不至的关爱,韦凤基夫妇俩坦诚地说,真不知该怎样感谢公司领导和同事们,我们小家的事牵动了公司这个大家庭“全家人”的心。
多年来,在平日里的工作生活中,足以让员工们切身感受到公司“家”的呵护的事迹不胜枚举,这种关怀犹如涓涓细流,滋润着员工的心田。谁家有事,就是大家的事;谁有困难,大家都伸出援助之手,共渡难关。2008至2009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重创之下国内外企业业务萎缩、效益大减,有些企业大肆减员以降成本“瘦身”求生存;而生产、经营同样严重受挫的南方公司,同样面临公司创建以来最大的生存危机,但是在困难面前,公司依然坚持“保稳定不减薪,保就业不裁员”,力保员工收入稳定,公司主要领导率员工一起抱团取暖,沉着应对,共渡难关。
公司成立18年来,“家”文化一直在传承并不断发展。公司多措并举与员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力促广大员工更有尊严地工作,更加体面地生活,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荣誉感。在这“家”里,人人都有话语权。几年来,公司坚持召开员工家属座谈会、员工代表座谈会,开通总经理信箱,办起内部刊物等,这些灵活而畅通的民主管理渠道,让每位员工都有机会、有渠道向公司领导倾诉心声、表达诉求。
在这个“家”里,员工的权益无小事。多年来,公司主要领导一直秉承“对自己负责、对员工负责、对企业负责、对社会负责”的创业理念和“坚持依靠员工、关爱员工,打造企业和谐发展文化”的发展理念,不断探索“家”文化的内涵和外延,通过一系列举措,致力当好家长的角色,用心关爱,让员工在企业感受到“家”的呵护。
为了让员工安居乐业,2005至2010年,公司先后投入资金近2亿元打造安居工程,兴建37栋宿舍楼,目前已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在市区投资8500万元建房560套,打造南方小区,公司仅收取成本价,让员工在城区也圆了“住房梦”。与此同时,公司还致力于完善基础设施和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生活。几年来,公司先后建起了篮球场、气排球场、羽毛球场、棋牌室、员工活动室等娱乐场所,员工宿舍安装上闭路电视和宽带等,丰富员工业余生活。每逢节假日,公司组织开展员工喜闻乐见的各类文体活动,如举行迎新年文艺晚会、球类比赛、征文比赛、知识抢答赛和组织员工外出旅游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了员工之间、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彰显了团结、竞争、活跃、欢快的南方“家”文化魅力。
在员工们的心中,公司就像一个避风的港湾,员工好比一条条小船,当风浪来时,公司就张开她的臂膀,为船儿遮风挡浪;公司又像一座广阔的舞台,给员工们尽情施展自己才华的空间。有了“家”的呵护关爱,员工在磨砺中不断成长——铅冶分厂获全国工人先锋称号、员工韦海荡当选2008年奥运火炬手、向仲伟被评为全区劳动模范、袁玉理被评为自治区级优秀共产党员、莫毅当选自治区人大代表……
家和万事兴、人和企业旺。南方有色集团领导用“家文化”来经营企业,让员工能够安居乐业,体面劳动,员工和“家”确立了互为“唇齿”的关系,全“家”人上下同心、同舟共济,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继承并充分发扬公司“求真务实、创新求变、共进互勉、团结奉献、艰苦奋斗”的精神,做专、做精、做强、做大有色金属产业,促使公司不断成长壮大、发展根基日益扎实、综合竞争实力不断增强、知名度不断提高,“广西强优工业企业”、
“广西百强企业”、“全国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全国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等彰显公司实力的荣誉接踵而至。
目前,集团公司年销售收入已突破60亿元,连续多年纳税超亿元,公司争创“百亿产值,百年企业”目标的步伐日益稳健。
新闻推荐
市城区二套房首付仍是六成 银行方面表示,何时进行调整,有待相关监管部门出台具体实施细则
本报讯
(记者
韦婉灵)
“严格的新国五条出来后,现在贷款买房的利率和首付是否比原来多?”近日,有买房计划的市民黄娜致电本报咨询。新国五条...
河池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河池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