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是社会构成细胞,和谐社会的基础在社区。社区的安定直接关系到一个地区的繁荣与稳定。河池市公安局河南派出所下辖广场、新建、东风等5个社区,处于河池城区中心地带,人口密度大,人多事杂,治安防范难度较大,如何积极探索社区治安防范工作,营造“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的平安社区尤为重要。
一、广场社区治安防范的探索与成效
广场社区治安防范分为两大区域,一是以白马街为中心的商业区;二是公园山脚的居民区。两大区域平时都有巡警不间断巡逻,不同的是商业区目前已探索出“派出所+保安公司+店铺”的治安联防模式,即在商业区各店铺内由保安公司免费安装联网报警系统,一旦用户的阻隔防范设施(如门、窗、栅栏等)被撬开,设备终端迅速发出声、光、图像(即现场视频)等报警信号,保安员及警察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处警;而在居民区,主要还是依靠群众的自我防范,发生案情由派出所出警处理。目前正在逐步将商业区的联防模式运用到居民区,旨在打造一个强有力的社区治安防控体系。
近两年来,联网报警系统的运用已经取得明显效果,用户从未发生过被盗案件,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商家的财产安全。
二、社区治安防范存在的困难分析
近年来,河南派出所在上级公安机关的指导下,针对当前的治安形势,积极探索社区治安防范的新思路,不断创新社会管理新机制,认真落实“一村一警”警务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新的形势下,辖区的其他4个社区与广场社区一样,治安防范工作仍存在一定的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群众治安防范意识不高,参与热情不够。部分群众的治安防范意识淡薄,机动车、电动车乱停、乱放,住宅使用的防盗设备性能落后,易造成财产失窃。
2.社会治安防控参与力量单一,工作显得力不从心。
目前社区社会治安状况对群众安全感危害最重、影响最大的,仍然是盗窃、抢劫、抢夺、诈骗等多发性侵财犯罪及各类扰乱公共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从案件发生的原因及作案人员的动机来看,这些违法犯罪的部分作案人员是职业惯偷,部分是迫于生计等人群。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在党委、政府的组织领导下,调动社会力量共同与公安机关参与到社会面的防控工作中去。但就目前来讲,社区恰恰只有公安机关在承担着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中的主要任务和责任,是治安防控唯一的主力军,没有社会的其他力量参与进来,社会防控工作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3.警力不足,治安防范存在盲区。整体来看,河南派出所整个辖区呈现出防控的力量明显不足的现象,尤其是警力配备不足。
三、加强治安防范的对策
社区治安防范工作解决问题方法当然不能生搬硬套,在实践中应根据各个社区的实际情况,坚持总体原则,灵活运用,打造平安和谐社区。
(一)强化教育引导,激发警民参与热情。
社会治安防范工作,必须树立警民共建思想。平时注意结合入户走访工作,进社区入户向群众宣传防范知识,同时注重宣传的实效性和针对性。积极开展以案说法等活动,依托社区宣传栏或者网络、媒体平台开展宣传,发动群众广泛参与社区治安防范工作,形成社会治安人人有责,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
(二)整合社会资源,全员参与社会防控。
公安机关自身在社会面的治安防控基础上,要优化防控资源配置,组织发动群众,与政府其他部门共同维护社会治安。
1.要深入落实现有治安防控力量工作制度,整合社保人员、联防队、治保干部、协管员等力量,加强治安防范队伍的专业化和素质化建设,最大限度地调动工作积极性,组织开展治安巡逻等任务,建立起长效治安防控机制,发动大家参与治安防控工作。
2.派出所要在积极响应党委、政府号召的同时,广泛开展与其他政府部门的协作配合工作。比如,可以与当地工商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取缔无证经营的网吧,涉嫌传销的公司和组织等等。
(三)增强警力,全方位布防。
通过提高民警素质,科学配警,科技强警等途径增强警力,缓解警力上数量的不足。巧用警力,建立大治安、大防控的交警、巡警、派出所“三位一体”的动态治安防控网络。科学合理地统一指挥、调配使用交警、巡警、派出所等方面的力量,充分发挥各警种的职能优势。在动态情况下,切实把严防、严管、严治紧密结合起来,形成立体化多警种警力资源联合作战的工作模式,提高动态社会治安防控效能。
(作者系河池市公安局河南派出所所长)
新闻推荐
洗车场藏身小区多年居民叫苦有关部门已责令暂停营业,并限期自行拆除
图为洗车场洗车场景。
本报讯
(见习记者
覃楚芳摄影报道)日前,金城江区民政局职工宿舍楼住户向本报爆料,一洗车场在他们小区藏身多年,营业时产生...
河池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河池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