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见习记者
唐洁云)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到来,为了让考生们有一个良好的身体状态应对高考,5月14日,记者走访河池市人民医院和第四人民医院的医生,由他们提供饮食和心理方面的专业指导,为考生保驾护航。
“考生们都希望考上好学校,所以有不少同学会紧张和焦虑,这对高考复习有害。”市第四人民医院心理科门诊主任韦德会说,近期,有不少考生因为心理压力过大,前来寻求心理疏导。有的同学因为一两次模拟考失利,就怀疑自己的能力。
韦德会认为,高考只是考高中的知识,复习过的知识,平时努力、复习得好,自然能考好,担心是多余的。所以,临考阶段,要适当放松,该学习的时候学习,该放松的时候放松。
他建议,考生要劳逸结合,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切忌“开夜车”。在冲刺阶段,要做到张弛有度。课间时要到室外活动一下,也可以听一听喜欢的音乐,看看好玩的笑话。这样不仅可以放松紧张的神经、思想,还可以调节视力,或是与同学、老师交流一下当天的所见所闻,聊聊天,开开玩笑,活跃气氛等。饭后可以散散步,或者适当的运动。“如果感到焦虑,可以做深呼吸来缓解。”韦德会说。对于睡眠不好的考生,睡前可以喝一些热牛奶,帮助入睡。
至于考生的饮食习惯,市人民医院营养科主治医师陆丹宇认为,考生的饮食结构不宜变化太大,荤素搭配要相宜,不可大补,保证食物的多样化,在正常的饮食情况下,多补充蔬果类,暂时不要吃不熟悉或很少食用的食物,以免引起身体不适,影响考试。
陆丹宇说,考生要食用充足的主食(粮食),以保证充足的能量供应。大脑每天需要消耗100克至150克的糖,这些糖来自于400克至500克的粮食摄入。当血糖下降时,脑的能量供应不足,人就会感到疲倦,不能集中精力学习。因此,考生一定要摄入足量的粮食。
保证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学生每日饮食应该至少保证90克至105克的蛋白质摄入。蛋白质,尤其是鱼,是重要的健脑食品。此外,在虾、鸡肉、鸡蛋、牛奶、豆制品等食物中,蛋白质含量也非常高。
陆丹宇提醒,考前大换食谱是考生饮食的大忌。原因在于,食谱变化大,肠胃需要一定的适应期,这反而容易影响身体状态。最好保持平常饮食。尤其考前3天不要突然吃一些不熟悉的食物或不经常吃的食品。考前要少吃容易产气、产酸的食物,如韭菜、地瓜、碳酸饮料等。
新闻推荐
黄世勇深入金城江区检查项目建设时强调 确保安全质量 加快建设进度
本报讯(记者
李盛勇)5月14日下午,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黄世勇深入金城江区,检查河池市工业园区大任产业园区入园公路和鸿宇国际建材城项目建设情...
河池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河池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