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回请柬,不仅没被看不起,还被亲朋好友表扬了。”已退休的天峨县某小学原副校长韦某,计划1月12日办乔迁酒席40桌,随着日子的临近,韦某却收回全部请柬,取消了宴请,赢得连片的赞扬声。
2012年年底,天峨县纪委下发文件,对全县干部职工操办婚丧喜庆事宜作出详细规定,严禁大操大办,并且专门组织纪检监察系统的干部,分组到各乡镇、单位,甚至酒店明察暗访。规定施行以来,记者走访发现,在天峨县城还有不少像韦某这样取消了宴请的人,当地各类宴请明显减少。
在天峨县某单位上班的袁某,是一名有20年工龄的公务员,每月工资2000多元。2012年12月,袁某的外甥结婚,他送了1000元的礼金,“毕竟是亲戚,这也无可厚非。”然而,除了外甥这一“单”,袁某当月还参加了近20场宴请,礼金开支超过3000元。
“一般朋友或同事就给100元,关系好的就多给点。”袁某说,去年他的工资收入约3万元,但参加各类宴请就花了2万多元,“家里上有老、下有小,经常入不敷出。”
家有喜事,安排宴席招待亲友,是中国人的传统。然而,近年来,天峨县除了婚宴,乔迁、弥月、祝寿、升学等事也大兴操办,还互相攀比,有的甚至同时在两家酒楼摆上百桌酒宴。岁末年初的“礼尚往来”,令大家苦不堪言。
大操大办宴席,风光赴宴的背后,更多的是无奈。“别人请了你,不去不好,自己不办就亏。”某单位职工梁先生说,“被宴请”多了,自然想“弥补”回来,家里有点事,就设法大操大办,天峨县的“宴请风”陷入了愈演愈烈的怪圈。
“严规”出台
宴请减少
2012年12月31日,天峨县纪委下发了《关于严禁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大操大办喜庆事宜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对该县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婚丧事宜作出详细约束。
《规定》明确要求,领导干部办理宴席必须申报,并严格限制了宴席的内容、规模和人数;宴席结束后,5天内必须向申报机关提交书面报告。如不履行报告手续、违反规定的,将对当事人严肃查处:问责所在单位主要领导,取消该单位当年评优资格等(详细请见本报1月15日7版报道)。“严规”实行后,该县不少干部职工撤掉各种宴请计划。
1月23日,记者走访天峨县各大酒店,很少看到有人在酒店宴请宾客,各大酒店的生意“冷清”了许多。林朵大酒店餐饮部主管杨女士说,《规定》出台后的这半个月时间,小规模宴席只有几次,大规模的基本没有了。
该酒店旁边的杂货店老板说,以前经常有顾客来买红包,但这半个月来,红包都没卖出几个。
当天下午,该县五吉大酒店正在为一名当地群众准备7桌结婚宴。该酒店餐饮部经理李女士表示,每年这个时候生意特别红火,“今年比以往差远了”。
“往年这个时候,晚餐基本上不会在家吃。”天峨县自来水厂的陈先生说,他每月工资才1000多元,岁末年初往往要参加几十次宴请,“今年以来,我只接到了2次宴请的请帖。”
天峨县一名负责喜宴监察的干部称,《规定》切中要害,全县大操大办之风收敛了不少。记者从天峨县纪委廉政室了解到,截至1月25日,该室只收到23份干部举办宴会的申请,均为婚事,申请桌数在15桌至25桌(结婚双方共同举办),并按照规定在宴会结束5日内,报告办理情况。经督查,未发现违反规定的情况。
能否持久
百姓关注
记者调查发现,通过行政手段干预领导干部办理酒宴已屡见不鲜,全国20多个地市曾试图通过出台规定改变社会风气。2005年,湖南省纪委下文,严禁领导干部利用婚丧喜庆事宜大操大办借机敛财,但随着时间推移,这些规定基本“名存实亡”。
天峨县纪委出台《规定》后,立即引起热议。在当地,大部分人表示赞成,少部分人则表示,中国历来讲究人情往来,《规定》要求当事人将宴会来客情况汇报,连收受礼金和礼品也要列出明细表,“太过于严格”。
然而,民众最关注的是,该规定能否持久坚持下去。“县里出台这个规定好。”摩托车司机管先生说,现在,他以《规定》为由拒绝参加部分宴请,但对于规定能否持久,“还是有些怀疑”。和管先生一样,大多数受访者都希望,该规定能长久实施,切实改变社会风气。
天峨县纪委的负责人表示,当前,该县正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严规”是其中的一项实际行动,为进一步严肃党纪政纪,净化社会风气,纪委将严格执行,加强督查,确保《规定》持续实施下去。
新闻推荐
天峨讯
天峨县大力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12年,全县参加新农合的农民为137443人,参合率98%;全年参合农民获新农合补偿102728人(次),补偿金额3297.37万多...
天峨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天峨县这个家。